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4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692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4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4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4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4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4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4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34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能力检测(三十四)一个大洲、五个地区一、单项选择题下图表示一段纬线,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为某一海域,据此回答13题。1S和T之间的海域是()A波斯湾B墨西哥湾C莫桑比克海峡 D红海2实际观测表明,P海岸降水明显多于T海岸,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 B地形C季风 D气压带3Q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13.解析:23纬线在15E45E之间的区域内穿越的大陆只有非洲大陆,而穿越非洲的北纬23纬线在15E以西还是陆地,所以该纬线为23S。S和T之间是莫桑比克海峡,T和P之间为马达加斯加岛,P、T沿岸均有暖流流经,故P

2、地降水多于T地,主要是P地处于山地迎风坡。Q沿岸地区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又受沿岸寒流影响,形成热带荒漠景观,故其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答案:1.C2.B3.A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有三处水面。据此回答46题。4关于图中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B处为咸水湖,盐度较高C处盐度较两处高D两处处于同一巨大断裂带之中5在影响图示地区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中,水源问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区域水源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少B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少C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需水多,缺水严重D该地区冲突多,

3、水污染严重6图示甲地区大部分为沙漠,但蔬菜和鲜花大量出口到欧洲,促使其发展的原因是()A抽取地下水 B淡化海水C发展节水农业 D拦截其它地区的水源46.解析:第4题,图示区域为巴勒斯坦地区,为地中海,为死海,为红海,死海和红海都处于东非裂谷带的延伸范围之内。第5题,图示大部分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径流量小。第6题,以色列有大量农产品出口,主要是因为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了节水农业。答案:4.C5.B6.C读世界著名海峡或运河图,完成78题。7图中海峡或运河不属于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 BC D8一艘海轮从荷兰出发,沿最近的航线到地,依次经过()A BC D

4、78.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可知为苏伊士运河,为土耳其海峡,为曼德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由荷兰到波斯湾(地区),走最近航线,应走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沿线不经过土耳其海峡。答案:7.D8.D读某国略图,完成911题。9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A光照不足 B热量不足C水旱灾害频繁 D水源不足10该国家沿海平原及河谷地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乳畜业 B稻作农业C地中海农业 D现代旱作谷物农业11该国北部的地形特征是()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中高周低C地形崎岖、支离破碎 D地势坦荡911.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及国家轮廓可以判断该国为东南亚的缅甸。该国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

5、但降水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水旱灾害。该国北部为山河相间的地形,南部河谷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稻作农业。答案:9.C10.B11.A下面为四国土地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1214题。12图中、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哈萨克斯坦、中国、德国、巴西B德国、中国、埃及、加拿大C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D埃及、美国、印度、巴西13关于四国土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地处大陆内部,降水稀少,荒漠广布B国西部以高大的山地和高原为主,草地、林地面积广大C国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D国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森林面积广大14关于四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发展灌

6、溉农业B国利用西部面积广大的草场,发展乳畜业C影响国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地形D国地处温带,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为主1214.解析:第12题,埃及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大部分国土为沙漠区,只有地中海沿岸和尼罗河两岸为耕地集中分布区,故所代表的国家是埃及;巴西北部为热带雨林区,南部为热带草原区,东南沿海耕地集中,由此可判定所代表的国家为巴西。第13题,根据模式图东部广大地区为耕地,中、西部大片地区为草场,西部分布狭长的林地和耕地等特点,可判定为美国,再结合美国“西部以高大的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分布特点,可得出正确选项。第14题,印度国土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和低矮的高原,再加

7、上该国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优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使得印度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是四个国家中最高的。答案:12.D13.B14.C二、综合题15(2010上海)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1)从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

8、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的特征。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4)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厄立特里亚农业除游牧畜牧业以外,农业地域类型还有_农业,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_。(5)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问题:_;措施:_。解析:该题集中考查了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第(1)题,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要结合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阐明,相对简单。第(2)题,分析地势要仔细读地形分布图,并结合特征阐明气温的变化趋势。第(3)题,河流流向要根据“水往低处

9、流”原理判断,不同河流补给量也要看所在地地势高低。第(4)题,受自然环境影响,当地的农业缺水,故发展旱作农业,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等,生产特点从机械化程度、商品率、生产力水平等角度分析。第(5)题,该地农业欠发达,主要问题是农业投入少,水资源缺乏,采取措施要有针对性。答案:(1)位于热带,东临红海,非洲东北部。(2)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东南地势低气温高,中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3)从中部流向四周ABC(4)旱作小麦(或大麦、高粱、玉米等)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商品率也低(任答两点即可)(5)问题:水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任答两点即可)措施:在高原修建水库与水坝,实现雨水的季节调配;培养农业技术人员;推广喷灌与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等(任答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