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4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691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4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4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4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4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4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4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外能力检测24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能力检测(二十五)区域和区域差异一、单项选择题(2010江苏)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两次大地震()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12.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智利地震的震中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的震中位于加勒比海,地处美洲板块内部,由此可以排除A、B选项。海地地

2、震比智利地震的震级低,但死亡人数多,说明选项D是错误的。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故C选项是正确的。第2题,甲区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乙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由此可以排除B、C、D选项。甲、乙两区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地域狭小,耕地规模也小,故A选项正确。答案:1.C2.A读图,回答34题。3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B甲山脉南段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4有关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

3、本国的首都B两国都是发达国家C地所在国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D地所在国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34.解析:第3题,先根据经纬度、山脉走向和海陆轮廓判断出甲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乙山脉为阿巴拉契亚山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来解题。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大陆东岸,由此可以确定选项A和C是错误的;甲山脉30S40S以东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地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南半球的夏季(12月至次年2月),D选项也不对。第4题,由图可知,地所在国家是阿根廷,地所在国家是美国。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而政治中心是华盛顿,A选项是错误的;阿根廷属于发展中国家,B选项也是错误的;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

4、,不是阿根廷,从而可以排除C选项。答案:3.B4.D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57题。5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6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BC D7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多山的地形干旱的气候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短缺A BC D57.解析:

5、首先要判断出甲区域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乙为海南岛。第5题,塔里木盆地地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河流补给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多,河流以夏汛为主。第6题,甲、乙两地共同的区位优势包括夏季热量充足(全国普遍高温),劳动力价格低(两地区经济都欠发达)。但是农业科技不发达,机械化程度低。B项符合。第7题,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不存在干旱的气候,且图中B地位于河流的发源地,不存在水资源短缺。、不属于共同因素。C项符合。答案:5.C6.B7.C如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810题。8图中地形区为()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C渭河平原 D四川盆地9关于地形区

6、的地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10关于地区与、地区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区河流有结冰期B、地区雨季较地区长C地区民居屋顶坡度大于、地区D、地区冬季热量较地丰富810.解析:根据经纬网和图中秦岭的位置可知:图中为黄土高原,为四川盆地,为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平均气温较高,河流无结冰期,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较长,民居屋顶坡度较大,黄土高原相反。答案:8.B9.B10.C读世界上两大海湾附近的区域分布图,回答1112题。11甲海湾沿岸盛产的主要

7、经济作物是()A油橄榄 B大豆C可可 D剑麻1278月,乙海湾沿岸的城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 B飓风C泥石流 D地震1112.解析:根据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甲海湾为非洲的几内亚湾,乙海湾是北美洲的墨西哥湾。几内亚湾沿岸为热带地区,盛产可可、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78月墨西哥湾沿岸常受到飓风的侵袭。答案:11.C12.B下图示意我国南、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位置。据此完成1314题。13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温度C地形 D光照14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C我国地势二、三阶梯过渡带D热带与

8、亚热带过渡带1314.解析:北方地区东西温度差异不大,影响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南方农牧交错带从图中位置可以看出其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西侧。答案:13.A14.B15读甲、乙两图,地的海水温度排序正确的是()A BC D解析:由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甲为澳大利亚,乙为冰岛。甲图中的虚线为南回归线,乙图中的虚线为北极圈。四地中,位于回归线附近,水温较高,且处有暖流流经,处有寒流流经,所以;同理,根据洋流分布可知,因此四地的水温高低是。答案:D二、综合题16读两国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回答图示两国在自然资源方面各具有的突出优势。(2)简述两国人口分布的

9、特点?(3)A城与B城相比,城市问题哪一个更突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两处,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5)甲国所在的大洲有世界最大的沙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根据经纬网和国土轮廓,可以判定甲国为埃及,乙国为巴西,两国均有回归线穿过,但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相差较大。答案:(1)甲国:气候炎热干燥,光热充足,太阳能丰富,石油资源储量大。乙国:气候湿热,水量充沛,水能蕴藏量大,生物多样性丰富,铁矿石储量大。(2)两国人口地区分布都极不平衡,甲国人口90%以上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乙国人口90%以上居住在东南沿海地带。(3)A城。A城市职能复杂,B城市职

10、能单一(答人口数量、基础设施等也可)。(4)处。处河流淡水注入量季节变化大,且气温年变化较大,蒸发量季节变化大,而处情况相反。(5)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域宽广;西海岸有加那利寒流的减湿作用;北部与亚欧大陆相连,使东北信风从大陆上吹来干燥气流;地形较单一,地势高差较小。17. (2009北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2)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发展条件、国土整治等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

11、获取和综合处理图像、文字等信息和对地理事物的分析、地理表述能力。第(1)题,通过对两观测站位置的分析可知,张家山水文站上游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加上河流落差大,因此含沙量大;渭河咸阳水文站含沙量小。第(2)题,渭河平原位于断层相对下沉的岩体上,是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地堑,且由渭河等河流的泥沙沉积形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于农耕。第(3)题,渭河平原南侧为秦岭,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如温度带、自然带、干湿地区等的分界线。答案:(1)张家山(咸阳)水文站河流泥沙含量高(低)。泾河张家山(渭河咸阳)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南部山地),植被覆盖率低(高),张家山(咸阳)河段比降(落差)大(小),流速快(慢)。(2)由于构造下沉(构造运动形成地堑),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3)秦岭,呈东西走向。自然地理意义: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以北为半湿润地区,以南为湿润地区);界线以北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以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