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卷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二讲 限时跟踪检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6886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卷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二讲 限时跟踪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卷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二讲 限时跟踪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卷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二讲 限时跟踪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卷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二讲 限时跟踪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卷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二讲 限时跟踪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卷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二讲 限时跟踪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单元卷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二讲 限时跟踪检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快C在此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都是主要动力D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工业化速度2在阶段,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A技术指向型产业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C动力指向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城市化速度比工业化速度快。第2题,读图可知,阶段工业化水平下降,但城市化水平还在继续上升,说明此时的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如选项中的现代服务业。答案:1.D2.D(2011郑州模拟

2、)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34题。3A地城市采用“内涵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B经济发展水平C用地紧张D人口数量4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解析:第3题,上海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主要是因为用地紧张。第4题,由于缺乏分工协作,我国的一些新兴乡镇企业,企业间互不联系,互相竞争,导致信息不通畅,市场开拓不到位,经济腹地小。答案:3.C4.B(2011杭州模拟)下表反映

3、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57题。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2002年200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江三角洲652.141.95.154.640.3长江三角洲4.949.845.34.152.443.5京津冀10.045.744.39.547.243.3大东北12.849.737.512.550.437.15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

4、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直接读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答案:C6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解析: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大经济圈的重工业比重都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答案:B7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资源密集型工业A BC D解析:长江三角洲拥有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应发展资

5、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答案:B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810题。8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A BC D9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 BC D10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解析:第8题,由图可判断阶段第一产业比例最大,第二、三产业比重最小,应该处于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第9题,由图示可判断阶段第三产业比例最大,该区域城市化水平应该最高。第10题,由图中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可判断,处于初始阶段,处于最后阶段,处于中间发展阶段,故D项正确。答案:8.C9.A10.D

6、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112题。1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1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第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

7、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解析:第11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三废”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的。第12题,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B、C属于环境污染,D属于生态破坏。答案:11.B12.D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1海淀模拟)阅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

8、人口中有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工业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4分)(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6分)(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6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判断出三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第(2)题,从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大量人口流入东莞,为东莞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第(4)题,从

9、材料中可知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管理难度很大等。答案:(1)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的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2)麻涌位于珠江口,产品便于出口;有城际轻轨、高速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区际协作或区际联系条件好;劳动力资源丰富。(3)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4)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用地紧张;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_和_。A城的主导

10、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_工业。(3分)(2)分析G城可发展成大城市的区位优势。(4分)(3)从市场条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分析B城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6分)(4)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该区域准备再建两条铁路线,请你帮助设计合理的线路,并在图中绘制出来。(3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的能力。第(1)题,B城煤炭资源丰富,C城铁矿资源丰富,A城附近盛产棉花,棉纺织工业原料丰富。第(2)题,G城海陆交通和旅游资源有显著优势。第(3)题,迁移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第(4)题,C城和E城、C城和G城之间可建铁路,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答案:(1)BC棉纺织(2)G城内河航运、海洋运输和陆上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腹地广阔;有名胜古迹,旅游业发展快。(3)市场条件:本区域城市密集,能源需求量大,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区位条件:位于本区域的中部地区,接近主要的能源消费市场;交通条件:水陆交通便利。(4)见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