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学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4704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内容,应该是高考复习的重点。所谓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古代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的较直白,有的较含蓄,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作作者的观点态度不易把握,应该从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以及字里行间去细细揣摩。前边几个部分所分析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对于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态度都有帮助,在复习了以上几个部分以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稍显容易了。【高考金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山东)晓上空泠峡王闿运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释: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狄保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解题指导此题要求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歌所表现出的诗人的傲岸之气。前两句的写景叙事,正是为了三、四句的情怀抒发。抓住诗中的关

3、键词语“惯行”“不解”“只”“ 卧听”等来理解,就清楚了。以上几个词语可理解为习惯了旅途奔波,就不在意那点风浪了,“瀑布之声”“滩雷之响”全不放在心上,“只”“卧听”就行了,傲岸之气溢于言表。答案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是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的“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无所畏惧的傲岸之气充分表现了出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海南、宁夏、全国)题竹石牧牛(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

4、伯石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伯石: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野次:郊野。棰:鞭子。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答:解题指导由诗前小序可知,这是一首题画诗,苏轼和李公麟合画了一幅画,黄庭坚为之题诗。诗的前四句写了画的内容,后四句从“甚爱”“勿遣”“残”等词语看,应是观画有感。这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饶有情趣。由前四句所写的画面内容来看,“竹石牧牛”图所折射出的是一

5、种恬淡、闲适的生活图景。喜欢这幅画的黄庭坚自然喜欢这幅画所表现的画意,应该也是对这种和平生活闲适情趣持向往态度。还可从“竹”“石”两个意象来分析,“竹”高尚,“石”坚韧,从“石吾甚爱之”“ 牛斗残我竹”两句中也可看出,诗人对竹、石的态度是怜爱。答案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

6、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辽宁)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两首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答: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答:解题指导王维的秋夜独坐写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除了诗人自己,堂上只有孤灯,屋外听见雨声,于是作者从雨声中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进堂屋来了,

7、写的都是动景。周弼的夜深写读书至夜深时分周围环境给予自己的感受。作者从室内“静”的氛围写起,又写到周围的“静”景。王诗、周诗从视觉、听觉的感受,从室内、室外的不同侧面,来表现秋夜独坐时的空寂心情。但一写秋夜,一写春夜;一写上半夜,一写下半夜;一写坐禅,一写读书。二者具体内容和意境都不同。王维欣赏的是一种虚空感:静心默坐,听凭时光在自然界的变化中悄悄流逝。作者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于是陷入人生的悲哀。周弼自得是一种充实感:灯下夜读,不负时光暗转。尽管周弼描绘的重点也在于室内氛围和室外夜景,但诗所烘托的是一个勤奋好学的读书人形象。答案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

8、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即可。)【规律总结】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常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注意几个切入点:、看作者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长期形成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应是大致固定的。比如屈原的爱国情思,陶渊明的自得田园,李白的傲岸不屈

9、,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旷达达观,辛弃疾的报国无门等等。了解这些对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很有帮助。、看时代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总会在文学作品中留下很深的印迹,诗歌鉴赏时注意这种社会的外在表象非常重要。比如,同是边塞诗,盛唐时是一种“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以天下为己任豪迈气概,南宋时则是一种“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的无奈伤感。、看注解很多诗歌命题者作了一些注解以提醒考生,这对于鉴赏诗歌来说相当重要。一是有的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同;二是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不同,注解中作的提示有助于考生理解诗歌。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情一般难以理解,了解了宋

10、之问因获罪被贬泷州,第二年从贬所逃归,途经襄樊附近的汉江而作了此诗后,这种精神痛苦才显得更加贴切和富于情致。、看“情”点古代诗歌中往往有很多直接表现情感内容的词语,把握这些词语对于鉴赏诗歌尤其重要。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一个“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透露了出来。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可以看作是理解全诗的一把钥匙。、看形象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写景叙事都离不开意象。从常见的形象入手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具体见学案一关于形象的鉴赏)、看用典古人写诗往往用典故曲折地表达思想,了解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尤有帮助。王安石的桂技乡对杜牧“门外韩

11、擒虎,楼头张丽华”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的化用,把怀古的伤感表现地淋漓尽致。二、了解古代诗歌常见题材、边塞诗以边塞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包括:边塞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战士报国杀敌的意志和不畏辛劳的精神、对亲人家乡的思念、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厌恶和讽刺等等。盛唐时期边塞诗为主要代表。、山水田园诗东晋陶渊明创制田园诗派,南朝谢灵运创制山水诗派,唐朝王维、孟浩然形成山水田园诗派。主要写山水田园风光、悠闲自然的生活、对现实特别是官场的不满、恬淡闲适的心灵等等。、咏史怀古诗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迹等进行凭吊,寄托感情、抒发感慨来讽今。多用典故,一般较委婉。、赠友送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流

12、派。古人重友情,所以重送别,反映在诗歌里应是以珍重友情、心忧前途为主的离情别意。、说理诗诗人对自然、事物、人物有感慨,借助诗歌表现出来。宋诗以理入诗特别明显,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朝也有很多,如王之涣登鹳鹊楼等等。、写景抒情诗诗人在诗歌中往往不直接抒发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写景来表达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使景物带上人的感情色彩。、叙事诗有的诗通过叙事来表现感情、揭示事件所蕴含的意义、表达诗人的主观感情和观点态度。著名的三吏三别都是此类。、羁旅行役诗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艰辛、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帝王的眷念是这类诗的主要思想内容。【 专项训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3、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有人认为它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山东 全国I)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觉梦,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江西)金陵晚望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图韦庄

14、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答: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山东济宁2月期末)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黄机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注仪真:今江苏仪征市,处长江北岸,是南宋御金的前线。黄机:南宋爱国词人。结合诗句分析,下片首句中提到的“诗情”是怎样一种感情?答:、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山东青岛2月检测)水口行舟

15、 宋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请结合诗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答: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答: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1)本诗中的“疑”“急”表现了小童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2本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注:写作本词时,作者刚调任密州,年仅四十。密州不比杭州,贫穷粗陋,连年蝗灾,民不聊生。(1)词的上阕专写钱塘上元,有什么作用?试作分析。(2)下阕中山城的“寂寞”更是人的寂寞,寂寞中抒发了作者情感,试作赏析。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