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 中图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5088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 中图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12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解析:修梯田是防止水土流失。答案:B2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A形态 B土壤类型C坡向 D物质组成解析:由于梯田是一级一级的水平阶梯状农田,故改变了山坡的外表形态。答案:A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

2、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据此回答35题。3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B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自然因素为主C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人为因素为主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自然因素为主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貌类型区是()A黄土塬面区 B黄土丘陵沟壑区C沟谷间地貌区 D沟道小流域5这一段文字表明了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和减缓水土流失,不能根治水土流失解析:过渡性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貌状况

3、和大陆性季风气候使得黄土高原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水土流失就已存在;而人类社会时期的水土流失则主要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的。沟谷发育、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水土流失是其主要成因。因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貌类型区是丘陵沟壑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加速和加重水土流失,也能够减缓和减轻、根治水土流失。答案:3.A4.B5.C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图中乙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C土地沙漠化 D土地盐碱化解析:读图可知,乙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答案:A7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破坏植被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4、土质疏松距海遥远,气候干旱A B C D解析:由于乙地形区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冲刷,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答案:C8(2009浙江文综,10)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解析:题目看似简单,实则考查知识点比较细致。细致到每个选项都考查一个知识点,而且每个选项都包含着对知识点因果关系的考查。从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误选C的较多,三江平原过度垦殖,造成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资源的破坏使环境污染严重,土壤有机

5、质含量大大降低。由于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出错原因主要是对我国荒漠化的成因及地域差异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对环境问题中的因果关系没有正确地链接。答案:D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910题。9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黄土高原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C西北内陆地区 D南方低山丘陵区解析:读图可知,风蚀比重最大,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答案:C10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解析:西北

6、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答案:C(2010广东湛江)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1113题。1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解析:图中曲线显示,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是040,随坡度的加大,侵蚀强度加大;4090,随坡度加大,侵蚀强度减弱。答案:C1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7、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解析:坡面上侵蚀强度受坡度、径流量、流速、地表植被覆盖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坡度大,受雨面积小,虽然流速大,但径流量很小,因而侵蚀程度低。答案:D1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A B C D解析:图中的鱼鳞坑由于地势低洼,可以拦截径流,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在上方植树,有利于减少泥沙注入坑中,减少对坑的淤塞。答案: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据此回答1416题。14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

8、水土资源利用沟底谷地,扩大种植业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采用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地肥力A B C D1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小流域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A蓄水保土 B改善生产条件C创建旅游景点 D利用光热16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打坝建库平整土地植树造林深耕改土修水平梯田抽引水灌溉A BC D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农、林、牧高效的农业生态体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起到效益互补的作用。其中,生物措施的采用是很关键的。保持水土就是使水源得以涵养,表层土壤不被冲刷流失。生物措施最基本的就是种草、植树,以植被覆盖

9、减小径流流速,增加地表水下渗。则水土得以保持,水土资源得以开发,农、林、牧业全面发展。答案:14.C15.A16.D二、综合题17阅读我国局部地区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多选)()A山南侧的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骆驼在觅食B山南侧戈壁、沙漠广布C山北侧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沃野千里D山东侧秋季稻谷飘香(2)甲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优质番茄种植和加工业。试分析该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自然原因和限制其发展的自然因素。(3)甲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乙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对乙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如何进行综合

10、治理?解析:(1)先确定图中山脉的名称,为昆仑山,为天山,为秦岭,为太行山,进而确定其两侧景观。(2)新疆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夏季光照资源丰富,有利于优质番茄的生产。水资源紧缺是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3)根据图中山脉和盆地可以确定甲地区位于新疆,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根据山脉及河流等地理事物可知乙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该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开展保塬、护坡、固沟工作,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答案:(1)ACD(2)夏季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限制因素:水资源紧缺。(3)荒漠化水土流失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

11、术措施,开展保塬、护坡、固沟工作,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18读影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_、_。(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防止日渐严峻的土地荒漠化形势?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即可作答。第(2)题,西北地区荒漠化扩大的自然原因是干旱,绿洲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第(3)题,针对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等。答案:(1)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2)干旱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