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细胞增殖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3771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细胞增殖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细胞增殖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细胞增殖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细胞增殖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细胞增殖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细胞增殖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细胞增殖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细胞增殖,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1、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各时期特点; 3、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4、有丝分裂与变异的关系,减数分裂与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难点: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2、有丝和减数分裂图象和曲线的判别; 3、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合、四分体的概念。,3,一、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特别注意:箭头方向表示分裂进程。 箭头方向改变细胞周期起始点就要改变,4,1、什么样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1)、动植物的受

2、精卵、胚细胞 (2)、动物的干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瘤细胞、癌细胞、杂交瘤细胞 (3)、植物芽的生长点、茎的形成层、根的分生区, 脱分化后产生的愈伤组织,连续分裂的细胞,(4)细菌、酵母菌等也具有细胞周期。,5,(1). 继续增殖: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 如动物的骨髓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癌细胞, 植物形成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芽的顶端分生组织。 (2). 暂不增殖: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受刺激后可恢复分裂能力,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如肝细胞、肾细胞、淋巴细胞(B/T细胞、记忆B/T细胞)等,这类细胞称为G0期细胞。 (3). 不再增殖:高度分化,丧失分裂能力。 如动物的神经细胞、肌肉细胞、骨细胞、

3、成熟的红细胞和植物的导管、筛管细胞等。,2、细胞分裂后子细胞的状态,6,科学家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640.6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7,(2009年长沙质检)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

4、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8,二、有丝分裂,1、各时期特征 尤其是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 2、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 3、细胞器与有丝分裂的关系 4、影响分裂的外界因素,9,间期,G1期:生长期 (主要是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S期:关键期 (DNA复制) G2期:准备期 (还有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1、各时期特征,1 1 0,2 1 2,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注意:间期并非自始至终都有染色单体,10,同源染色体:,11,1、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

5、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为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15N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32P则主要作为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 C间期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小时可能发生突变,DDNA复制速率最快的时间在10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小时,B,A15N和32P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的强度,12,2、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是合成核酸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开始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 ) A 前者部分细胞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

6、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检测到放射性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A,13,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的数量关系 (1)染色体的组成和形态 有一个着丝点,就是一条染色体。所以B图中复制前后均为一条染色体。,(2)染色体有两种形态,如上图的A和B。B是复制后的一条染色体,它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两条染色单体。当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原来的一条染色体就成为两条染色体。因为这两条染色体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所以一般情况下,二者是完全相同的。 (3)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的一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别位

7、于两条染色单体上。所以若细胞中有染色单体,其DNA分子数就等于染色单体数;如果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其DNA分子数就等于染色体数。,14,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 A. B. C. D.,C,15,染色体 复制,出现 染色体,着丝点 排在赤 道板上,着丝点 分裂, 子染色 体移向 两极,染色体 又变成 染色质,2n,2n,2n,4n,4n2n,2a4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一个核内DNA 含量的变化:,染色体行为变化:,决 定,有丝分裂,16,染色单体数目:,04n,4n,4n,0,0,n对

8、,n,n,2n,2nn,2,2,2,4,42,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前 中 后 末,4n(a) 2n(a),分裂间期,分裂期,2n,2n,2n,4n,4n2n,2a4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一个核内DNA 含量的变化:,有丝分裂,5 6 7 8,1 2 3 4,17,1、右图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变化,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C,18,2、同位素标记法被用于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和DNA的变化,下图表示某细胞

9、分裂过程中mR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变化(实线表示),下面分析错误的是( ) A. 研究中选择的被检测材料可以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B. 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旺盛的时期是b C. d时期细胞内DNA数、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的比例为 D. e时期细胞中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B,19,1、核中DNA含量加倍的时期是 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 2、染色体平均分配的时期是 3、呈染色质状态的时期是 4、看得出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5、细胞板形成细胞壁的时期是 细胞器起作用 6、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7、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是,分裂间期,分裂后期,分裂后期,分裂间期,分裂前

10、期、中期,末期,高尔基体,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基础强化,20,右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 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1和2各是一条_, 而3是一条_。 (2)图中4是_,在_期 分裂为二。 (3)如果在1的某个位置上有基因a,那么在2上有a吗?_。理由是_。 (4)如果在2的某个位置上有基因B,在5上是否一定有B?_。为什么? _。 (5)此细胞分裂末期能否出现细胞板? _ (6)该图有_条染色体,_个DNA。 (7)该图有_对同源染色体,该图的下一时期有_个染色体组。,1,2,3,4,5,姐妹染色单体,染 色 体,着丝点,后,有,2是由1复制得来的,不一定,有可能是b,无,这是动物细胞,

11、4,8,2,4,6,21,人体有丝分裂的有关数目变化表,46,092,4692,46,92,92,46,92,92,46+46 (92),0,92,46,0,46,注:有染色单体时,DNA数 = 染色单体数 没有染色单体时,DNA数 = 染色体数,2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23,1、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 A、线粒体DNA B、细胞核DNA C、核糖体RNA D、叶绿体DNA,B,2、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验它的( ) 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的蛋白质合成 C、细胞质分裂成两部分的方式 D、是否

12、出现星射线,C,24,3、已知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46条,下列关于有丝分裂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期染色体复制产生两个染色单体 B.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在末期 C.中期DNA和染色体及单体比例为2:1:2 D.染色体变形为染色质在后期 E.核糖体和线粒体在细胞间期数目较多.,CE,25,25,1.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1)纺锤体变化规律:形成解体、消失 (前期) (末期) (2)核仁、核膜变化规律:解体、消失重建 (前期) (末期) (3)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复制移向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子细胞中 (间期) (前期) (末期) 2.与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的细胞

13、器 (1)线粒体:为细胞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 成、分裂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提供能量。 (2)核糖体:细胞分裂过程中组成染色体、纺锤体和细 胞内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26,26,(3)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在分裂间期进行复制,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运动。 (4)高尔基体: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合成纤维 素,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进而扩展为细胞壁。 3.注意事项 (1)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是中期; (2)显微镜观察细胞数目最多的是间期; (3)染色体形成于前期,消失、解体在末期; (4)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出现于前期,消失于后期。,27,影响细胞分

14、裂的因素,凡是阻碍间期物质准备的外界因素,都会阻碍细胞进入分裂期 凡是影响纺锤体形成的物质,会造成染色体数目加倍,如:治疗癌症的药物(作用于间期),秋水仙素:作用于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注意:着丝点一分为二并不受纺锤体的影响),28,如右图所示某动物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 一个细胞周期,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A细胞e的发育方向有两种 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分 化形成各种组织 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 时期是a、b、d C细胞周期的长短通常受温 度的影响 D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可能形成癌细胞,29,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 数量变化曲线,

15、DNA,染色体,4N,2N,间 前 中 后 末,二倍体生物 文字识图数量,核内DNA/染色体数量,一定要看清纵坐标含义。若改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图像变吗?,30,下图表示男性体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 A在OA段有DNA聚合酶的合成 B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 CCD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 D在DE段不可能出现两个Y染色体,A,31,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含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体,D,32,下列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变化图解,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