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1-1《雷雨(节选)》课件 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52785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2-1-1《雷雨(节选)》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语文 2-1-1《雷雨(节选)》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语文 2-1-1《雷雨(节选)》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语文 2-1-1《雷雨(节选)》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语文 2-1-1《雷雨(节选)》课件 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2-1-1《雷雨(节选)》课件 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2-1-1《雷雨(节选)》课件 苏教版必修4(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禺,导入新课,作家作品,故事结构,矛盾焦点,人物分析,主题,雷雨,教学目标: 1、了解曹禺的有关情况,了解雷雨 在现代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2、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理解戏剧文学的舞台性 3、分析周朴园的思想性格,曹禺 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1922年,入读南开中 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 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 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

2、而闻 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 ,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 和凄婉的调子。,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于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

3、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常识,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丝路花雨 ) ;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 如雷雨 ) ;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 、现代剧 ( 如雷雨 ) ;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屈原 )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1、戏剧是一种 艺术;它是借助 、 、 、 、 等艺术手 段 , 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综合性舞台,美术,舞蹈,音乐,文学,塑造舞台艺术形象,2、戏剧冲突比生

4、活矛盾 、 、 ,更富于戏剧性,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 。,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剧中人物性格冲突,3、戏剧语言包括 和 。戏剧文学中重要的是人物语言。戏剧中情节的进展、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一般都得依靠 来完成。戏剧人物语言的特性:第一, ,能推动剧情发展;第二 ,戏剧语言 ;第三, ;第四, 。,丰富的潜台词,易懂、上口,富有动作性,人物语言,舞台说明,人物语言,要有个性化,内容: 二十年代初。天津大矿业主周朴园年轻貌美的续弦夫人繁漪,长期被禁锢在豪华的巨宅中,过着枯寂的生活。 大少爷周萍系周朴园前妻所生。周萍同情、爱慕繁漪,两人产生恋情,周萍慑于父亲的威严,耻于这种乱伦关

5、系,对繁漪逐渐疏远,并移情于使女四凤。繁漪不甘忍受周家两代人的欺凌,决心报复,她解雇四凤并让其母 鲁妈接走。在外省帮佣的鲁妈,得悉 女儿被周家雇用继而又遭解雇,心急 如焚地赶到周家,在客厅与周朴园不 期而遇。交谈之中,周朴园得知鲁妈 竟是三十年前遭自己抛弃而自杀的梅 侍萍,不禁愕然,惶恐不安。他给鲁 妈一张支票以赎前愆。,鲁妈将支票就 着烛火点燃后,拖着四凤回家。她要 四凤发誓“再也不见周家人,否则就 遭雷电劈死”。当夜,周萍翻窗潜入四凤房内,被鲁妈发现。四凤跪着禀告母亲,自己已怀身孕。鲁妈顿觉天 旋地转,最后她同意周萍带四凤远走 高飞,永不回来。四凤尾随着周萍到周家,正欲出走,为繁漪所阻。繁

6、漪 唤出周朴园和二少爷周冲等人,当面 揭露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并指着匆匆 赶来的鲁妈和鲁大海,叫周萍认母、 认弟。周朴园无奈,当场承认鲁妈确 是周萍的生母。此时,周萍、四凤方 知他们竟是兄妹。四凤哭着冲出客厅 ,室外雷雨如注,花园里四凤和赶来 救援的周冲相继触电身亡。屋里传来 一声枪响,周萍倒在血泊之中。,剧情简介,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

7、,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由于作家主观上对产生这些悲剧的社会历史根源当时还缺乏科学的理解,把悲剧的原因解释为“自然的法则”,认为“宇宙正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注:雷雨序)这种思想认识影响了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广程度,并且带来一些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弱点。在雷雨的“序幕”和“尾声”未删之前,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例如以性爱与血缘的伦常纠葛来展开戏剧情节的处理,不只有艺术上使人感到塑造的刀痕,甚至如作者所说

8、“有些太象戏了”(注:日出跋),而且也反映了当时作家对支配人类悲剧的力量的认识上的模糊不清。但由于遭遇对他所写的生活非常熟悉,爱憎分明,剧中人物的真实刻划,读者或观众仍然可以从中看到这一悲剧的深刻的社会根源。,雷雨的社会影响。 雷雨一问世就引起了中外作家和观众的重视。当时避居日本的郭沫若,称赞它“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 1935年初,雷雨首次被搬上日本舞台,演出盛况空前,不久,它又被译成日文。茅盾后来也说:“三十年代末,雷雨在上海演出,震惊剧坛。”这部话剧在城市受到欢迎,在农村也深受欢迎。几十年来,它始终放射着艺术异彩。,快速阅读课文,并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试理清人物关系,旧情人,父 子

9、,母 女,情 人,夫 妻,父 子,单相思,女父,异 父 兄 妹,弟 兄,主 仆 情 敌,母 子,异父兄妹,父 子,异 母 兄 弟,人 情,子 母 后,夫 妻,母 子,子 父 后,母 子,父子(女) 情人夫妻 母子(女) 兄弟妹 情敌,异父母兄妹,人物关系一览表,请把课文节选部分分为两场,第一场:开头至 “不成,不成,老爷睡觉呢。” 第二场:从“(走至中门)来人!”到结束。,第一场戏又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周朴园向鲁侍萍问起三十年前无锡发生的一件事。 第二部分:周朴园以为当年的侍萍已经投河死了,但是仍然念念不忘,并打算为她修坟。 第三部分:侍萍没有死,命很苦,周朴园对侍萍的命运却无动于衷。

10、第四部分:侍萍就在周朴园面前,周朴园冷酷、自私、虚伪的阶级本性充分地暴露出来。,研究剧本结构将这一幕话剧分成“场”,把“场”分成层次。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 (相遇述旧怨) 第2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 (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斗争冲突。,矛盾焦点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 三十年的生死恩怨 (爱情的纠葛)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 (阶级斗争),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

11、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试概括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形象,“相遇述旧怨”这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有哪些变化?填写下表。,进屋寻找女儿,漫不经心地谈起雨衣、窗子,关窗,感到奇怪,认真询问,气氛紧张,平淡回答,气氛稍有缓和,无锡口音,有意识地询问无锡事件,保持语调平缓,有意撒谎,遮盖罪行,叙述悲惨遭遇,惊恐紧张,表情痛苦,汗涔涔,表明身分,语不成声,周朴园认出侍萍后对侍萍的态度又有什么变化?填写下表。,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恐吓,商量,“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稳住,表白,保留家具、熟记生日、

12、关窗习惯 -没忘旧情,哄骗,拿出支票,平息仇恨,思考题: 1、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2、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呢? 3、第二场戏是围绕怎样的中心展开矛盾冲突的?,周朴园知道站在上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可能会昭然于天下。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以前的种种罪恶无人知道,俨然作着怀旧的多情人、权威的封建家长、体面的资本家。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从“怀旧”到“绝旧”,彻

13、底暴露他的伪善嘴脸。,周朴园与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周朴园,而周并没有认出侍萍,那么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当面斥责周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以叙述人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经历已把侍萍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把这一切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以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侍萍有意识地隐藏自己的身份,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性格特点分析: 周朴园对过去的侍萍: 始

14、乱终弃自私残忍 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 “于心不忍”供起“遗照”来“纪念”虚伪 周朴园对面前的侍萍: 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阴险狡猾,冷酷无情,过去的侍萍: 上当受骗,听天由命善良软弱,听天由命 现在的侍萍: 控诉罪行,蔑视金钱,憎恨丑恶清醒,自尊,坚强,周朴园对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呢?,从课文的对话可以看出,周朴园三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过鲁侍萍。每年四月十八日,都不忘为她做生日,一切都按照她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待,我们也的确看到他屋子里的家具还是从前侍萍喜欢的旧物,而且陈设布置仍按三十年前侍萍用时的样子。甚至因为侍萍在生周萍时生了病,总要关窗户,还是不许人打开。他穿衣服不管是雨衣、衬衣,

15、都爱穿旧的而不爱穿新的。 周朴园年轻时的确是真心喜欢侍萍的。他曾经到德国留学,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上进。而侍萍当时是周家的待女,漂亮伶俐,还读过些书,而且对周朴园服侍得很周到,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年轻人是很容易产生感情的。,从周朴园和侍萍分别后的家庭生活来看,他怀念侍萍也是有根据的。周朴园的后妻繁漪傲慢不驯,不吃他一套,于是周朴园就自然而然地从她身上联想到温顺多情的侍萍,引起对她的怀念。他的确曾喜欢她,何况她还是周萍的母亲,怎能不常常想起她呢? 一个人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总是特别觉得可贵,特别感到恋念的。尤其是他做了那样一件伤天害理的事,他又以为侍萍已经死去,对他不再有什么威胁、不利,他就更容易想到她的种种好处而不胜怀念起来。,第二场戏是围绕怎样的中心展开矛盾冲突的?,围绕周朴园与鲁大海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展开冲突。通过现实的阶级斗争揭露出周朴园一家的血腥发家史。,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你看出什么问题?,鲁大海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干得出来的的阶级本性,愤怒痛斥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周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2200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了300块钱。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