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2473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

2、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

3、,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

4、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

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B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C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因此宋词中的“愁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D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

6、更妩媚动人。 B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C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D“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B“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

7、中都写到“眉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C“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D“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

8、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为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

9、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统督,复令二帅连营,则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运。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0、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11、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取,“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B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上书推荐弟弟韦纁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

12、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C韦贯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采纳。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D韦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5分)(2)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

13、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 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8.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6分)_9.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请结合词的下片,说明理由。(5分)_ (三)名句名篇默写(12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

14、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白居易琵琶行中也有类似句子,用“_,_”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2)蜀道难一诗中逶迤的蜀道,有极其奇险的风光,其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_,_。”(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提出的择师标准是“_,_。”(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讲“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也强调“_,_。”(5)过秦论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其中彰显军事装备力量悬殊的句子是“_,_。”(6)锦瑟一诗中“_,_”两句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让人感受到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却又无法达成的伤感凄凉。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一生奔波为诗词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