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2469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5分,共计100分。1中国古代早期史书把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地方史志大多将当地水源、河流、湖泊及其治理和利用的情况详加记载。上述史实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A农业经营环境的恶劣 B重农抑商的指导思想C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D精耕细作的农耕方式2“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这项水利工程位于A.江

2、苏省 B.陕西省 C. 四川省 D.甘肃省3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自然经济特征的是A.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B.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C.均有无而通万物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4(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5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

3、这可以论证出当时A制瓷业专业化程度较高 B制瓷工序繁琐工种混杂C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D制瓷业已出现雇佣关系6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富最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材料反映出 A司马迁肯定求利的正当性 B司马迁肯定“重农抑商”的合理性 C史记开创经济史叙事 D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环境逐步恶化7“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握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重。”这主要说明了唐朝A. 严格管理城市商业 B. 长安商品经济繁荣C. 对长安、洛阳的商业活动进行特殊管理 D.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8“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清

4、雍正皇帝的这句话的观点不一致的是A“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禁商贩,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9明清时期“衣食租税”的土地经营盛行,根本上是因为A.“重本抑末”传统政策的影响 B.明清政府对工商业的严格限制C.投资工商业风险大 D.经营土地风险小、获利高10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严格禁绝国人与外国人通商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主要根源C.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殖民入侵 D.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11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5、。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121902年,盛宜怀上奏淸政府称:外国商人在上海争相开设工厂,导致棉花价格日益上涨,中国商人与外国商人之间相互倾轧,而中国商人财力单薄,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则必定失败。这一“上奏”可用以说明中国民族工业 A受淸政府政策的严格限制 B受列强资本输出的冲击 C在与洋商竞争中无利可图 D在国际市场中举步维艰13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时章程规定 “本会拟妥筹经费,设立商务学堂,造就人才,以维

6、商务”,1906年商部对此批示:创设中等商业学堂,系属振兴商业要义,自应准予立案。这体现了 A新式工厂创办受到扶持 B实业救国思想成为潮流 C政府改变传统经济政策 D商会增强地方自治实力14下列资料直接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1895年1913年增长货物类型中国进口1.7亿5.7亿3.3倍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中国出口0.28亿1.66亿8倍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占96%,工业品占4% A.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国人消费国外产品势头强劲 C. 民族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D. 农业落后制约国家经济发展1519001920年,中国农业、手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

7、值的86%,近代工业只占14%。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总产值中,新式产业只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B民国初年近代工业发展迅速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 D中国资本主义缺乏发展空间16下面是19321934年中国从德、英、日、美四国进口机器数额统计表(单位:元)此表信息反映了 总额 德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1932年 53911000 9925000 19774000 8425000 7992000 1933年 44178000 8808000 16240000 6718000 7035000 1934年 60084000

8、9988000 20077000 9333000 9241000 A英国机器质量优势明显B美德受经济危机打击最大C中国近代工业持续发展 D四国扩大对中国资本输出17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 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181953年11月1日,北京市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之后食用油票、布票相继面世,全国2000多个市、县都分别发放和使用各种商品票证。这说明当时中国A国民经济极端困难

9、、物资奇缺 B规范市场经济、统一消费行为C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业城镇已建立 D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19下表是我国某一时期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情况。符合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 所有制形式 合作社经济 国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所占比例 55% 33% 8% 3% 1% A土地改革运动B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改革开放20“一切认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速度而不能按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的悲观论调已经完全破产了”。“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的”。以上见诸报端的言论出现于 A社会主义改造中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之中 D改革开放的初期21观察下表,导致表中会议议题

10、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召开时间会议类型主要议题和会议成果1961.3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人民公社体制问题;公社规模必须划小1961.8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点是工业问题,其次是粮食问题;会议通过工业七十条,加强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1961.10中央局第一书记会议专门讨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问题 A对人民公社体制弊端的全面反思 B应对国内严重困难的需要 C国家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现端倪22.20世纪80年代,国家规定:外商投资如果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项目,免缴土地使用费5年,然后再减半缴纳3年,技术特别先进的可免缴土地使用费;华侨、港澳台胞兴办企业免缴土地使用费5年,然后

11、减半缴纳。享有这一政策待遇的可能是下列哪一地区A珠海、厦门 B上海、北京 C广州、上海 D大连、青岛23.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一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近年来,宝钢集团的经济效益呈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这得益于中共哪一次代表大会的决策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十四大 D十五大24.1415世纪,欧洲人对产自亚洲的胡椒、肉桂、豆蔻及丁香等香料有很大的需求,几经倒手后香料的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以上,这直接推动了A马可波罗东方远行 B新航路的开辟 C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英殖民帝国崛起25.在第一次工业革

12、命中,从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26.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27.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的烟雾,感觉到与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主要反映了游客A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28.前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这说明当时的苏维埃俄国正推行 A列宁新经济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