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题a人民版必修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0930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题a人民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题a人民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题a人民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题a人民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题a人民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题a人民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题a人民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练习题A 人民版必修21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4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5“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A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B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

3、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6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这一方针的特点是()A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取消新经济政策7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C冷战格局的形成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81929年下半年,苏联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的口号。这一口号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自愿原则B生产关系的变革忽视了生产力水平C

4、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时机还不成熟9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B优先发展重工业而忽视农业的健康发展C新经济政策为发展工业牺牲农业 D农业集体化中农民财产被强行收归农庄10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这一材料说明苏联大规模种植玉米失败的原因不包括()A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 B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C生产经营管理的不善 D忽视了自然

5、地理条件1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打开了苏联改革的闸门B改变了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局面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12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

6、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14戈尔巴乔夫曾用斯大林模式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这说明戈尔巴乔夫()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15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原因是()A对斯大林模

7、式进行小修小补 B没有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D没有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16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17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

8、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8某年苏联举行国庆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核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 B计划经济弊端严重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 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19二战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

9、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行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A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 B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C领导人个人专断的作风 D没有理顺农、轻、重的关系20某学者把苏联(俄)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斯大林模式”确立21下面是苏俄(联)二位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话语片段,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思考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

10、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材料二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信息思考:为了领导苏俄人民“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列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积极作用?(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了什么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11、。列宁选集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

12、解说词材料四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4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6分)专题七A1-5 AABBB 6-10BBBDB 11

13、-15ACBBC 16-20BDBBB21.(1)政策: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用:调动全国人力物力,粉碎了国内外武装势力,取得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2)提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背景:国内战争结束,苏俄仍断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列宁等领导人高度重视。22.答案(1)错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根源:生产关系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 (3)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