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b课时训练人民版必修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09182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b课时训练人民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b课时训练人民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b课时训练人民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b课时训练人民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b课时训练人民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b课时训练人民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b课时训练人民版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B卷 能力提升1北宋时东京开封城内:“倘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南宋时都城临安城内沿街的临时工匠,如补锅、修鞋帽、穿珠子、修刀剪、磨镜等匠人,随时可叫唤,大约有数十种。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A.行业分工开始出现 B.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C.以官营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2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

2、此食者甚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 B. 万历年间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3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优势,其主要特点是(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日用品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 B. C. D.4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A西周 B秦朝 C南北朝 D明朝5“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

3、当今一句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 )A、精美的青铜酒樽 B、色泽鲜艳的粉彩瓷 C、削铁如泥的钢刀 D、闲置的曲辕犁6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7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找一找以下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瓷器的说明,哪一个是错误的( )8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得

4、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些现象说明A. 制瓷中心出现 B海外贸易发达 C海禁政策松动 D商品经济活跃9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10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

5、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C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11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12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

6、期手工业(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 B突破了政府管理 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 D部门间联系减弱13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是“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

7、:“(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4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3分)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3分) 中国古代八大手工业专题讲解:从宏观的视野看,在古代经济结构中,手工业经济部门虽然属于高端产业,但其发展受到农业、商业以及统治阶级工商业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在历史上,中国古代传统手工业发展也出现过黄金时

8、期,同时有很多产业的发展对后世乃至今日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知识和朋友们一同分享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八种著名的传统产业。纺织业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封建国家,纺织业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发展特点大体是:北宋以前,中国纺织业以丝麻织业为主,南宋以后,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纺织业主要体现封建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盛起来,且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但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它始终得不到健康成长。 图为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陶瓷业中国陶瓷业的产生、发展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实现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同时又是对外

9、交往中的重要物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如今英文中称中国为CHINA,其原意即源于中国瓷器。图为北宋汝窑天青釉弦图。造纸业西汉发明了造纸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魏晋南北朝时,纸张白度增加质地细薄,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几个世纪后,造纸技术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唐朝时向西传到阿拉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北非。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图为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冶铁业在农业文明时代,冶铁业的发展是生产力进步的明显标志,它有力

10、地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西周时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多年;西汉时冶铁业分为官营和私营,煤成为冶铁的燃料,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隋唐时期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出铁六七千斤。图为元代动物型铁权。造船业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与国家的航海事业和对外关系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当统治者重视发展对外关系,重视发展航海事业,造船业就发达,如汉、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频繁,造船业也就发达;明中期以后到清朝时,由于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造船业受到影响。图为中国古代航船效果图。制漆业漆的

11、使用,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大约在七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能制造漆器了。根据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朱漆木碗和朱漆筒,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其涂料为天然漆。七千岁的木碗,证实了我国是朱漆器艺术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苑中一枝奇葩。图为河姆渡朱漆木碗。制盐业盐是维系人类生存的一种必需品。中国制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几乎与史籍上的华夏文明史同步。根据盐的来源,中国古代的盐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岩盐等几大类,每一种盐都有不同的生产工艺。图为海卤煎盐图。青铜业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殷墟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

12、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后世的发展中,虽然铁、金、银等其他金属逐步发展,但仍有不同程度的青铜使用率。图为殷墟出土的青铜爵。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是汉武帝实行的财政政策,相对于西汉初年对盐铁业采取自由经营政策命名。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但亦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之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于地方各郡县设盐官

13、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昭帝始元六年(前81)盐铁之议时,贤良文学曾对盐铁官营大加攻击,但事关财政收入,除罢关内铁官外,盐铁官营并未废止。汉元帝初元五年(前44)盐铁官曾与齐三服官、常平仓等一同罢废。永光三年(前41)又因财政困难而恢复。王莽行五均六筦,盐铁官营亦是其中内容,到地皇二年(22)废除。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铁的官营官府控制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不像盐的民制官收。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在受釱左趾的刑罚,工具有产品没收入官。管

14、理盐铁事业的官吏,多为商贾出身。盐铁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亦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如不少铁器质量低劣,规格不合要求,价格昂贵,还有强迫人民购买及强征人民作役的弊病。1.2B1B 2D 3C 4C 5B 6B 7B 8D 9B 10B 11C12C13(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每点1分,共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每点2分,共4分)(2)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3分)不能说明;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