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七)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506332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试题(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6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试卷(07)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注意事项: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前注意答题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五四”运动以来,几乎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以前在比较研究中有一种强人政策,即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英国人在比较英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时常这样做,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也用这一方式。比

2、如,尼采说英国文化是懒惰的猪猡文化,英国学者则说德国文化是浪漫的、非理性的。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不用强人政策,而用矮人政策,即以自己之糟粕与外人之精华相比,越比越矮。胡适把中国文化简单概括为裹小脚加鸦片烟,西方文化则被他简单地概括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是奴性,而西方人的反抗心理则是其个人独特个性的表现,竞争说明其社会年轻,充满活力。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有一个信念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不可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引导出源头活水,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这是当时第一流的知识分子的共识,包括社会主义者陈独秀、自由主义

3、者胡适,还有无政府主义者,乃至大文豪巴金、鲁迅。“五四”时期,这些文化激进主义者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认真地反省民族文化的弱点,抨击民族灵魂中的缺陷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有些人却采取了十分情绪化的偏颇态度,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掺进非常严重的自贱自虐心理,觉得自己的民族什么都不如别的民族,从而产生一种彻底的悲观主义,文化激进主义者遂转变为民族虚无主义。任何文化,既有相似性一面,又有民族性一面。不同的民族文化,原本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吸纳,因为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却流行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论,甚至像黑格尔这样的大学者,也是欧洲中心主义者。郭沫若

4、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序言中就说:“世界文化史的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正还是一张白纸。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理念,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 文化发展繁荣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我们如果没有全球意识,就不可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也就不可能反映时代要求,从而就会游离于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之外,这样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但是,吸收外来文化,绝不能人为地斩断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这样做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我

5、们认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是十分错误的,十分有害的。 继承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不是对传统一味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而应该用科学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它,分析它,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才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五四”运动以来,贬损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成为传统与时尚,甚至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在比较研究中也用矮人政策。B.德国学者在将德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作比较时拿自己文化的精华与对方文化的糟粕相比,以显示自己文化的优越性,这是比较研究中的一种强人政策。C.自全盘西化的口号提出后,第一流的知

6、识分子达成共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真正能救中国的文化、价值只能来自西方。D.在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时,我们既应该坚决摒弃对待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又应该积极吸收外来文化。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外国人的著作中,对中国人的民族个性有许多丑化的描述,这与“五四”以来中国的第一流思想家用矮人政策来比较中外文化密切相关。B.“五四”时期第一流的知识分子以本国文化之糟粕与外国文化之精华相比,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失之偏颇。C.19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流行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优越论,对其他民族文化缺乏尊重,没

7、有看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这是很狭隘的。D.对本民族文化批判地继承、积极地发展,这不仅应是新世纪炎黄子孙应该持有的态度,也应是全世界各民族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无论是比较研究中的强人政策还是矮人政策,均为对待文化的非理性、非科学态度,我们在这一点上应当保持清醒头脑。 B.陈独秀、胡适、巴金、鲁迅等无疑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但他们在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时有非常严重的自残自虐心理,总觉得自己的民族不如别的民族。 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上没有一句话说到中国社会的范围,这既说明世界文化史关于中国方面的记载是

8、空白,也说明欧洲中心主义对恩格斯有影响。 D.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谦和、礼让,西方文化主张竞争、反抗,这既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西方社会年轻、充满活力,中国社会发展缓慢、落后的原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陈循,字德遵,泰和人。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习朝廷典故。帝幸北京,命取秘阁书诣行在,遂留侍焉。洪熙元年,进侍讲。宣德初,受命直南宫,日承顾问。赐第玉河桥西,巡幸未尝不从。进侍讲学士。正统元年兼经筵官。久之,进翰林院学士。九年入文渊阁,典机务。初,廷议天下吏民建言章奏,皆三杨主之。至是荣、士奇已卒,循及曹鼐、马愉在内阁,礼部援故事

9、请。帝以杨溥老,宜优闲,令循等预议。明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土木之变,人心汹惧。循居中,所言多采纳。进户部尚书,兼职如故。也先犯京师,请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帝皆从其计。景泰二年,以葬妻与乡人争墓地,为前后巡按御史所不直,循辄讦奏。给事中林聪等极论循罪。帝是聪言,而置循不问。循本以才望显,及是素誉隳焉。二年十二月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加兼太子太傅。寻以太子令旨赐百官银帛。逾月,帝复赐循等六人黄金五十两,进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如故。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

10、给事中张宁等所劾。帝亦不罪。英宗复位,于谦、王文死,杖循百,戍铁岭卫。循在宣德时,御史张楷献诗忤旨。循曰“彼亦忠爱也”,遂得释。御史陈祚上疏,触帝怒,循婉为解,得不死。景帝朝,尝集古帝王行事,名勤政要典,上之。河南江北大雪,麦苗死,请发帑市麦种给贫民。因事进言,多足采者。亨等既败,循自贬所上书自讼,言:“天 位 陛 下 所 固 有 当 天 与 人 归 之 时 群臣 备 法 驾 大 乐 恭 诣 南 内 奏 请 临 朝 非 特 宫 禁 不 惊 抑 亦 可 示 天 下 万 世。而亨等侥幸一时,计不出此,卒皆自取祸败。臣服事累叶,曾著微劳,实为所挤,惟陛下怜察。”诏释为民,一年卒。成化中,于谦事雪,循

11、子引例请恤,乃复官赐祭。(明史陈循列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B.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C.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D.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翰林院

12、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B.用帝王年号来纪年是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以后都只有一个年号,如“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景帝)的年号。C.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会试是中央政府组织的考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及第者称为“进士”,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第一名称为状元。D.古代任职授官很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拜、授、除”

13、是授予官职,“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擢、右迁、进”是升官,“谪、迁谪、左迁”是降官,“罢、黜、夺、免”是解除官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一些朝臣拥立景帝即位。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升户部尚书,至少保兼文渊阁学士、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就是因违纪有罪,受人弹劾,也未受追究。B.景帝时,他上书勤政要典,编辑古代帝王的事迹,建议皇上学习古代帝王治理朝政。他体察民情,好为民排忧解难,当时黄河南岸长江北岸大雪,麦苗冻死,他请求拨库银、买麦种给农民。向朝廷进言,多为皇帝采

14、纳。C.陈循为官比较清正,乐于助人,宣宗时,御史张楷向皇帝献诗本为邀宠,谁知反惹恼皇帝,多亏陈循为他说话才得免罪。御史陈祚上奏疏,触怒了皇帝,陈循婉言为他解脱,使他没有被处死。D.明英宗再次登位,石亨等诬陷大臣于谦谋逆,以致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后来石亨等人的阴谋败露,陈循在贬谪地申述,于谦终于昭雪,他才被释放,恢复官爵。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也先犯京师,请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5分)(2)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所劾。(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诗

15、歌,完成89题。【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注(1)霓裳: 霓裳羽衣曲 常用来表现仙境和仙女的舞曲。传说杨贵妃尤擅此舞。8、本元曲前三句是如何通过刻画男女主人公形象来叙事的。(6分)9、结合全曲,试分析“霓裳羽衣中原乱”一句在本曲的作用。(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 ,。”(2)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乙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谁是赢家(英)克里斯罗斯 庞启帆编译四名评委已经在电视台的一个密室里坐了两个小时。谁将赢得本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