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97523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一区)(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答案写入答题纸)1.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世人呼之为百间屋”。这反映了(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B.重农抑商观念阻碍了明清商业的发展C.海禁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 D.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2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2、3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门者,处徙刑两年。”这表明唐朝时期(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严格维护坊市制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4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下列关于右图(曲辕犁)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C与旧犁相

3、比具有省力、提速、耕作随心所欲的特点D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6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我们可断定( )A属于编导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第 1 页,共 6 页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不足为奇7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条件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B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8.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了“一战”外,还包括( )年份19

4、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9. 如果为右图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应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发展”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10.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1.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以下不属于

5、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改变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D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12. 新航路开辟后,来自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流人中国,货币金属匮乏的中国消除了自从北宋以来持续数百年的“钱荒”。由此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部分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B各地区的商业往来和市场扩大C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D使国内白银贬值,物价上涨第 2 页,共 6 页13.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

6、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14.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15.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该口号所反映的经济发展趋向是( )A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B资本的社会化C社会救济日益制度化 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16.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

7、间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17.考古工作者从一艘打捞的沉船中整理出青铜器、开元通宝、珐琅瓷瓶和青瓷碎片等文物,由此判断该沉船最有可能是(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18.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 D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 1978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624.1 亿元。 2003 年已达到 11.67 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

8、调整 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20.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手工业21.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所谓“商业革命”,其表现是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 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A B C D22.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

9、葬于矿井。对东印度第 3页,共 6 页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材料说明了 ()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C殖民扩张给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 D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23.读下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单位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24. 1819年8月

10、,一份讣告说:“它武装了人类,使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是指()A发电机 B蒸汽机 C珍妮机 D内燃机25.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联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26.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11、”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强化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27.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仍然是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无规律 B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激化C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D股票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8.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道,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3年平均增长约38%和187%。这主要取决于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 B社会主义制度

12、的建立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29.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 ) 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第三产业的兴起 知识经济的出现A B C D30. 右图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

13、势加强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二、非选择题(31题18分,32题8分,33题14分,共40分)31.材料解析题(18分)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材料四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