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95137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题号一二 三 四 总分(一)(二)(三)分值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共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椽子(chun) 黝黑(yu) 吞噬(sh) 油光可鉴(jin) B.咫尺(zh) 干涸(h) 鬈发(jun) 深恶痛疾(w)C.解剖(pu) 教诲(hu) 锃亮(zn) 相形见绌(ch)D.媲美(p) 哂笑(shn) 牟取(mu) 颔首低眉(h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遨游 钥匙 心扉 鹳立鸡群 B.蒙昧 貂皮 波斓 粗制烂造C.犀利 迁

2、徙 繁衍 正襟危坐 D.萧瑟 狼籍 欣慰 不可名状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般接连不断地竖起来。B.在这种人入木三分的审视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C.这篇文章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D.人生就是一个巧妙绝伦的五线谱,跌宕起伏,有高潮亦有低谷。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B.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C.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他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和文学名著。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

3、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不,”他蹲下来,看着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B.我们三个天天在一起玩水,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C.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D.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6.下列关于文学文体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书信正文写完后,要另起一行,写上一些表示敬意、祝福和勉励的祝颂词,如顶格写“此致”,再换一行空格写上“敬礼”。C

4、.藤野先生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的作者胡适,字适之,现代诗人,学者,确立了我国现代话剧的新形式。D.根据谓语的不同构成,主谓句可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如:“你改悔吧!”;名词谓语句,如:“每人一盏灯。”7.八年级(1)班刘阳同学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前几天,刚从超市出来的刘阳同学,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台阶旁,他毫不犹豫地俯下身去扶起老人,并关切地说了一句话。下列选项中最得体的一句是( )A.老爷爷,您年纪大了,上下台阶可得留点儿神。B.老爷爷,您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可得小心点儿啊!C.老爷爷,大冷的天,您可不能坐这儿看风景啊!D.

5、老爷爷,您腿脚不利索,上下台阶您老不能注意点儿吗?8.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第三部是飞马岛),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是英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B.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寥寥无几,有船长尼摩、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赛尔、一个捕鲸手和驱逐舰舰长。康赛尔是阿龙纳斯的仆人。C.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著名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夫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白夜罪与罚白痴等。D.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写的。史

6、文恭、花荣都是书中“水浒一百单八将”中的人物。9.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读书就跟参观博物馆一样。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A. B. C. 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最早的风筝是由春秋时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宫中以放纸鸢为游戏,又别

7、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哨,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响声,因此得名“风筝”。我国制作的风筝,向来以精巧美观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而且花色品种繁多,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从外形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动物、人物、物品。从结构上看,风筝可分平面、浮雕、立体三种。依照观赏的角度,可把风筝分为板子类、硬翅类、软翅类、串式类、自由类等五个类别。依照风筝的地域分布,可以把风筝分为: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天津风筝、南通风筝、江南风筝、台湾风筝等等。风筝通过图案形象,给人以喜庆、吉祥和祝福之意;它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如“福寿双全”“龙风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

8、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余”“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筒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近年来,风筝的制作有借助现代科技不断创新的趋势,各式新型风筝层出不穷,例如利用3D技术制作的立体风筝等。到南北朝,风箏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到了宋代,出现了“神火乌鸦”,就是利用风筝装上火药,投放到敌营上空,以达到军事目的。当今,我国放风筝活动,在对外文化交流,加

9、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风筝不仅是普通老百姓的玩物,而且与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颇有名的“风筝迷”。他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系统地介绍了风筝的扎、糊、绘、放等工艺的技法,并配有彩图和歌诀,堪称一部难得的风筝史料。戏曲家李渔,不仅喜欢放风筝,而且还写了一部以风筝为题材的风筝误。写的是詹氏两女,一个美貌有才华,一个丑陋且笨拙,却因风筝题诗各就姻缘。明代大画家徐渭简直就是个风筝迷。他写的风鸢图诗是当时放风筝热闹情景的真实写照。著名作家梁实秋是个非常喜爱风筝的人。他说:“我对风筝有特殊的癖好,从孩提时直到三四十岁,遇有机会从没有放弃过这一有趣的游戏

10、。”10.下列不属于文本介绍内容的一项是( )A.风筝的起源 B.放风筝技艺 C.风筝的用途 D.风筝与名人11.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隋朝时期,我国才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B.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风筝,如北京风筝、潍坊风筝、天津风筝等。C.风筝得名是因为五代时的李邺在鸢上安装了竹笛,发出古筝一样的响声。D.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堪称一部难得的风筝史料。12.下列不能证明我国制作的风筝“驰名中外”的一项是( )A.鸢城潍坊市多次派风筝团到世界各地表演、参赛,加强了同海外的交流。B.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

11、明之一。C.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D.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享誉中外。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315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

12、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送东阳马生序)【乙】刘瞻之先,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歇于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景,不能吟咏,晚又何妨?”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

13、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予,辄有寓题。”公咨嗟久之而去。回京阙,戒子弟郑涵、郑瀚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人。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三数年后,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荐辟法寺学省清级。乃生瞻,及第作相。(节选太平广记有删)【注释】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刘景。絪:yn。郑絪,唐德宗时宰相。荆部商山:地名。起:启发。咨嗟:赞叹。馔:zhun,食物。辟法寺学省清级:古代职位名。1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色愈恭,礼愈至(色:神情)/ 天山共色(色:颜色) B.益慕圣贤之道 (道:学说、思想) / 策之不以其道(道:道理) C

14、.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左右:随行的人)/ 余立侍左右(左右:旁边) D.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但:只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只)14.下列加点的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骈死于槽枥之间 B.絪大讶其佳绝 / 猿则百叫无绝C.足肤皲裂而不知 / 执策而临之D.辄有寓题 / 饮少辄醉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从无书可读、无师可问和从师求学之苦三方面写读书求学的艰难与自己的勤奋刻苦,以此勉励马生。B从【乙】文可知,刘瞻十八九岁时,郑絪就担任御史了,而且是一个爱才、善于发现人才的人。C【甲】文写同舍生衣着的光鲜、配饰的讲究与“我”衣着的“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我”以学为乐的高洁志趣。D【乙】文中,郑絪识才验证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刘景题诗”则启发我们,作为“千里马” 适当展示才美更易被赏识。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共23分)(一)阅读第I卷中的文言文,完成1617小题。(7分)16.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