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9116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101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一、本大题共5 小题,共 1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小题。 材料一昆曲中的“竹肉相发”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最早出自房玄龄等撰晋书中的孟嘉传。丝,指的是弦索乐器;竹,指的是笛子;肉,则是美妙的歌喉。通俗地说,这句话是指在戏曲舞台上,弹的不如吹的,吹的不如唱的音乐的本然状态是最难能可贵的。昆曲界历来主张“竹肉相发”。伴奏的笛声与歌唱的嗓音和谐相配,足以居诸乐之上。 回顾昆曲史,昆山腔在萌芽时是“不被弦索”的嘌唱,即干唱。在魏良辅、张野塘改良后,开始有了伴奏乐器。三弦(曲弦)就是因

2、昆山腔而诞生的。再后来,在为昆曲演唱伴奏时,于弦索中合以箫管,又将原本没有主次之分的丝竹乐器,渐渐变成以曲笛为主奏。曲笛讲求笛色,在伴奏中音色嘹亮却不掩盖唱腔,尺幅舒展却不影响剧情,连中有断,断中有连,将曲子中的顿挫转折表现得恰到好处。 以笛子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以及本身受吴地民歌的影响,具有流丽悠远的特色,因而昆山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同样,谙熟传统乐器的知识阶层雅好笛、箫,将此引入主流社会的音乐生活,大加推崇,也就促使伴奏乐器逐渐变为以笛、箫为主。不少原来擅长北曲的乐师都转而重视南曲吴音,为了与腔调相协,纷纷以笛、箫伴奏昆山腔。到了晚明时期,昆曲清唱已经形成了以笛、笙、鼓板、三

3、弦相结合的小型丝竹乐队演奏模式,竹笛也因此定名为“曲笛”。明末沈德符所说的“今吴下皆以三弦南曲合南曲,而又以箫管叶之”,可以作为佐证。在职业性的昆剧演出中,曲笛更是专门司职于随腔伴奏,成为标识性乐器。 江南丝竹的演奏,素来以轻快、活泼、细腻、儒雅见长。这是由它所用全部乐器的演奏风格决定的。然而在与昆曲相伴时,演奏的技艺要求则更高。笛子必须使用不同的技巧与声腔配合默契,于是产生了颤、叠、震、打、赠、唤等细腻的手指演奏手法。同时运用气息的控制,演奏出不同的腔,如从腔、带腔、润腔等等,形成了平稳悠长、强弱相宜、虚实相间、声若游丝的演奏技术,走向“致雅”的峰巅。 从乐器形制、音域和乐队构成的角度看,曲

4、笛是中音笛,音色自然柔和,很能切合“肉声”腔调的特征。所以,为昆曲伴奏的竹笛演奏技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既“熟”又“软”的范式。这被清代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称之为“二绝”。“熟”,指诸家唱法,无一不合;“软”,指细致缜密无处不入。 贴合诸家唱法的抒情性演奏,无处不入与唱腔贴切的修润性技法,让竹笛的演奏日臻完善。竹肉相发,就成为昆曲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选自2015年第7期书屋,有删节)1. 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昆曲界历来主张“竹肉相发”。如用曲笛伴奏,笛色既讲求嘹亮,又不能掩盖唱腔,并能配合唱腔使得其表现得更完美。B. 由于知识阶层的雅好、推崇,许多原来

5、擅长北曲的家乐师开始重视南曲吴音,为了与腔调相协,纷纷以笛、箫伴奏昆山腔。C. 为了与声腔配合默契,江南丝竹形成了轻快、活泼、细腻、儒雅的风格,笛子则产生了更为细腻的手指演奏手法。D. 因为曲笛在音域中处于中音的位置,切合“肉腔”的腔调特征,所以很快形成了既“熟”又“软”的范式。2. 下面词语的读音和解释,不正确一项是(2分)A. 尺幅:读作ch f 意思是 “一尺长的图画”B. 标识:读作bio sh 意思是“符号或标志物”C. 缜密:读作zhn m 意思是“细致精密”D. 日臻:读作r zhng 意思是“一天一天完善”材料二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苏州地方,曲社有

6、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区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么事情来逼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演唱昆曲是厅堂里的事情。地上铺了一方红地毯,就算是剧中的境界;唱的时候,笛子是主要的乐器,声音当然不会怎么响,但是在一个厅堂里,也就各处听得见了。搬上旧式的戏台去,即使在一个并不宽广的戏院子里,就不及平剧那样容易叫全体观众听清。如果搬上新式的舞台去,那简直没有法子听,大概坐在第五六排的人就只看见演员拂袖按鬓了。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

7、劫篡夺,但是总要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是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一个字延长到了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收声,听的人总之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唱到哪个字,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该怎样,脚应该怎样,都由老师傅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着。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

8、也做这么一个舞态,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譬如牡丹亭里的游园一出,杜丽娘小姐跟春香丫头就是一对舞伴,自从闺中晓妆起,直到游罢回家止,没有一刻不是带唱带舞的,而且没有一刻不是两人互相对称的。这一点似乎比较平剧与汉调来得高明。前年看见过一本国剧身段谱,详记平剧里各种角色的各种姿势,实在繁复非凡;可是我们去看平剧,就觉得演员很少有动作,如李陵碑里的杨老令公,直站在台边尽唱,两手插在袍甲里,偶尔伸出来挥动一下罢了。昆曲虽然注重动作跟姿势,也要演员能够体会才好,如果不知道所以然,只是死守着祖传表演,也就跟木偶戏差不多。 (取材于叶圣陶1934年所作昆曲,有删改)注:平剧:即京剧,当时亦称国剧。

9、 故实: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典故。3.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 昆曲的内容有的诲淫诲盗,有的也教忠教孝,劝贞劝节。 B. 昆曲里好的戏文词藻故实颇丰,而且文言白话兼而有之。 C. 昆曲的舞注重手脚之间的协调,是为了准确地表现唱词。 D. 昆曲人物舞台站位互相对称,因其舞台布景讲究对称性。 4.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 昆曲的爱好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经济条件。 B. 昆曲演出的效果与观众事先对曲目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C. 昆曲演出原是厅堂里的事,因此不太适应新式舞台的要求。D. 昆曲演出要求演员注重动作姿势,致使有些演出如木偶戏一般。

10、5. 昆曲几乎包含了中国雅文化所有成熟的元素,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述昆曲作为雅文化的具体表现。(3分)二、本大题共10小题,共23分。课内文言文,完成6-10小题。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问其故,而患之 为忧虑B. 宣子骤谏,公患之 紧急,强烈C. 致知在格物 获得D.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常规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使鉏麑贼之 刺杀B. 明辨之,笃行之 坚定C.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通“境” 国境D.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坚持己见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11、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使天下人去旧更新,达到善的最高境界。B.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一旦做到克制自己的私心,使得一切回复到礼,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C.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因此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可以接受到在国都一样的教育。D.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仁德,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12、。”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

13、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11. 下列对句中加点

14、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受了惊吓B. 亟请于武公 亟:急切C. 缮甲兵,具卒乘 具:准备D.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语:告诉1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过其母姜氏,因此姜氏不喜欢他,而喜欢另一个儿子共叔段,并企图篡位未遂,但最后庄公包容了姜氏的过错,母子和好。B. 共叔段身为“京城大叔”,贪得无厌,修治城郭,集结兵力,修守战备,企图偷袭郑都,多行不义,结果众叛亲离,落荒而逃。C. 庄公采取“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满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义之地,说明庄公老谋深算。D. 庄公粉碎共叔段的阴谋后,发誓有生之年不再与其母相见,但后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说明庄公有妇人之仁。14.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15. 有人认为,共叔段虽“多行不义”,但庄公也有故意放纵之嫌,未尽到兄长之责。请结合文本内容,对庄公这种表现分条概述。(3分)三、本大题共 3小题,共14分。阅读红楼梦中的两首诗歌,完成16-17题种菊贾宝玉携锄秋圃自移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