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精品课件(三) 中图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81616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精品课件(三) 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精品课件(三) 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精品课件(三) 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精品课件(三) 中图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精品课件(三) 中图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精品课件(三) 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精品课件(三) 中图版必修2(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 合理容量 第1课时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考点突破 考点一 世界人口增长和地区差异 基础梳理,世界人口增长和地区差异,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 长的地 区差异,人口增长地区差异的原因:世界各国 不同 表现 20世纪50年代以后, 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 , 世界的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 国家,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规律总结 1.人口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2.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强化专练 1.(2008广东地理)“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 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 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

2、) A.饮用水质量好 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解析 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原生因素和次生 因素,水源、气候、空气属于原生因素,其质量 的好坏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次生因素是受人类活 动造成的各类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很大。山区闭 塞,受外界干扰小,与人体寿命没有关系。,C,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 基础梳理,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人口变动的因素: 和,“高高低”模式,特征: 出生率、 死亡率、低自然 增长率 原因:受 、战争和 的影 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 落后,分布,时间:工业革命前 空间:少数落后的,“三低”模式,特征: 出生率、

3、低死亡率、 自然增 长率 原因:由于 生活日益丰富,青 年人推迟结婚、减少 分布: 国家,出生率,死亡率,高,高,自然灾害,疾病,医疗卫生条件,原始群体,低,低,社会文化,生育,发达,人口增长模式,过 渡 模 式,高 增 长 阶 段,特征:出生率 ,死亡率急降,自然增长率 原因:工业生产促进了 发展, 与营养水平提高, 条件改善 分布: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的 , 目前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增 长 下 降 阶 段,特征: 以较快速度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 原因:主要是 的原因,还受各种 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的影响 分布:20世纪前半叶的 许多 国家,目前的,高,增大,生产力,食品供应,医疗卫生,

4、发达国家,出生率,社会方面,欧洲和北美,部分发展中国家,方法指导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结合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曲线图, 掌握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其差别,是判断 人口增长模式的关键。 (1)“高高低”模式和过渡模式的区别:“高高 低”模式和过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过渡模式的 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较低,使自然增长率下降, 明显低于“高高低”模式。 (2)过渡模式和“三低”模式的区别:过渡模式 和“三低”模式的死亡率相差不大,二者的主要 区别在于过渡模式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于 “三低”模式,“三低”模式的自然增长率一般 低于10。,2.我国的人口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

5、是制约我国社 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努力实现人口与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项 长期的战略任务。 (1)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贫困 人口比重高,且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城市。 人口出生率回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生态环境压力大,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低,人均收入低。 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的人口流动量大,且多 为无序流动,伴随着的种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严重,一是就业岗位有限,二是 普通劳动力过剩,而高素质劳动力匮乏。 学龄人口比重大,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从而影响 教育的发展,影响人口素质提高。 人口

6、老龄化问题出现,成为典型的“未富先老” 国家。 农村人口比重大,贫困人口比重高。 近年来出现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男性比例偏 高问题。 众多独生子女家庭,相应社会问题开始显现。 改革开放后,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使我国人 口分布的地区不平衡趋势更加明显。,(1)全面做好我国的人口工作 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基本内容是控 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 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数量的关 键,优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做好人口发展规划 “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口总规 模控制在13.6亿,主要任务是稳定人口低生育水 平,改善

7、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化,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为此要通过建立 健全人口发展的政策、制度、政府组织体系和社会 服务体系,形成人口发展的综合治理机制和宏观调 控机制,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强化专练 2.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 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 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 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

8、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解析 第(1)题,从图上看,该省人口出生率一直 大于人口死亡率,说明人口总量一直在增长。第(2) 题,从图中可以判断,该省人口在1990年65岁 及以上人口占的比例是5.59%,尚未进入老龄化社 会,而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的比例达到7.47%, 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所以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的时间在19902000年之间。 答案 (1)B (2)B,考向调研 考向一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 【例1】(2009全国文综)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 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

9、万 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 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 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2)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 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A. B. C. D. 解析 第(1)题,解答该题分两步:第一步根据户 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排除西宁和延安,因这 两市位于西部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 第二步根据人口总数确定上海或者广州。根据公式 “出生率=出生人口/人口总数100%(或死亡率=死 亡人数/人口总数100%)”,计算出甲市2008年人口 总数是1

10、383万左右,据此可以确定该市为上海。注 意户籍人口与实际居住人口的差别,人口迁出地的,户籍人口往往多于实际居住人口,迁入地的户籍人 口往往少于实际居住人口,城市中这种现象特别明 显。第(2)题,上海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现代型, 地符合“三低”的现代型特点,故与上海处于同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 答案 (1)C (2)A,借题发挥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 率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其模式的变化是由社会生 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 长模式与其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预测1】(原创题)下图是“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 率随时间变化折线图”,读图完成(1)(

11、2)题。 (1)对该地区人口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时期人口基数最大 B.时期人口基数最大 C.时期人口基数最大 D.、两时期,人口总数一定相同,解析 由图可知,纵坐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横坐 标是时间轴,图中的表示的应是不同时期人 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另外,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正值,人口就净增长;相反则会出现负增长。人 口增长率由正转负时,人口基数最大;而由负转正 时,人口基数最小。 答案 C,(2)目前,下列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与时期相符 合的是 ( ) A.中国 B.尼日利亚 C.美国 D.德国 解析 选项中所涉及的四个国家中,只有尼日利亚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与时

12、期 相符。,B,考向二 人口老龄化及其影响 【例2】(2009江苏地理)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 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甲、图乙回答(1) (2)题。,(1)图甲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 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 出现的是 ( )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解析 从图中看出,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妇 数逐渐减少,必将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而少年儿 童人数的减少,将加快人口老龄化的进程。,B,(2)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 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新

13、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逐渐 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人口年龄结构也由年轻型 向老年型转变。,D,反思归纳 人口老龄化和年轻化 (1)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指标 过渡类型多属年轻型,现代型多属老年型。因此发 达国家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多出现 人口年轻化现象。,(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预测2】央视网2009年5月25日消息:日前,民政 部发布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指 出,截止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 956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 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 势。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市)65岁及以上老年

14、 人口比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市)有 ( ) A.沪、苏 B.青、辽 C.鄂、陕 D.甘、贵 解析 解决本题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清楚人 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 上;二是要在图中读出7%的省市有沪、苏、津、 粤,不难得出正确答案。,A,(2)人口老龄化的省(市),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 A.社会负担加重 B.经济发展缓慢 C.育龄妇女减少 D.文化医疗水平下降 解析 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有:劳动力不足;国防 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A,对点训练 题组一:人口的增长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2题。,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

15、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 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解析 人口的增长趋势和变化,都与一定阶段的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也深受各个国 家人口政策的影响。,B,2.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 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解析 由图中折线的斜率可得出。二战后,人口 增长快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的下 降,导致人口的迅猛增长。,B,题组二: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 下图是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中的“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据此回答34题。,3.有学者就此统计图归纳出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 转变模式的六阶段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阶段,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c阶段,我 国净增人口最多的时期 d阶段,我国开始实施 计划生育国策 e阶段,我国人口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