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 4-2-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8030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 4-2-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 4-2-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 4-2-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 4-2-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 4-2-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 4-2-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 4-2-2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二课时)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什么叫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_的重新组合过程,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前后_不会改变,_也不会增减,各_又是不变的,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原子,原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Mg+ O2 MgO P+ O2 P2 O5 Fe + O2 Fe3O4,点燃,点燃,点燃,2,2,5,2,4,3,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课本第9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课本第97页倒数第二自然段 记忆步骤,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

2、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NH3)。 2、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和稀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天燃气(主要成分CH4)燃烧。,3H2+N2 2NH3,高温 高压,催化剂,CaCO3+2HCl=CaCl2+H2O+CO2,CH4+2O2 2H2O+CO2,点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2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阅读记忆课本第97页倒数第一自然段,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 2H2+O2 2H2O 为例,点燃,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

3、 2H2+O2 2H2O 为例 4 32 36,点燃,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 2H2+O2 2H2O 为例 4 32 36 1、宏观意义:,点燃,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 2H2+O2 2H2O 为例 4 32 36 1、宏观意义: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水。,点燃,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 2H2+O2 2H2O 为例 4 32 36 1、宏观意义: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水。 2、微观意义:,点燃,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 2H2+O2 2H2O 为例 4 32 36 1、宏观意义: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水。 2、微观意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

4、应生成 两个水分子。,点燃,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 2H2+O2 2H2O 为例 4 32 36 1、宏观意义: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水。 2、微观意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两个水分子。 3、质量的意义:,点燃,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 2H2+O2 2H2O 为例 4 32 36 1、宏观意义: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水。 2、微观意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两个水分子。 3、质量的意义: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 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点燃,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以 2H2+O2 2H2O 为例 4 32 36 1、宏观意义: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水。 2、微观意义: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两个水分子。 3、质量的意义: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 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说出CH4+2O2 2H2O+CO2 表示的意义,点燃,点燃,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对应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也有三种: 1、宏观读法 2、微观读法 3、质量的读法,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对应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也有三种: 1、宏观读法 2、微观读法 3、质量的读法 练习:读出 2H2O 2H2+O2,通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