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1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课件 中图版选修6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8025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1.1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课件 中图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 1.1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课件 中图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 1.1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课件 中图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 1.1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课件 中图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 1.1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课件 中图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1.1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课件 中图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1.1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课件 中图版选修6(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选修6 环境保护,中心事物不同,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周围事物不同,环境的范围不同,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受人类活动不同程度影响的自然环境。,2、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天然环境,人工环境,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

2、入才能维持的环境,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此漫画的主题可概括为什么?产生什么后果?,人类和环境应是什么关系呢?请你设计出模式图?,人地关系模式图,A,B,C,D,人類是不能離開環境而生存,两者关系:,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人类文明处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地关系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人类文明的演进,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史前文明

3、),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依赖自然,对自然具有一种畏惧和盲目崇拜的心理(神明、图腾崇拜)。,人类畏惧、崇拜自然,(例子),人地关系模式图,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也有 “天人合一”的思想,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2、第二阶段(农业和工业文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 地理环境 的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工业文明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但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4、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无视自然的存在。,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人地关系模式图,人类与环境对抗开始出现,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3、第三阶段(后工业文明),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使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于是,确立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转变的标志1972年 斯德哥尔摩宣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确定了世界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5、,人地关系模式图,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周口店这一方水土,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郊,距市中心约50千米。50万年以来相继是“北京人”(50万30万年前)、“新洞人”(10多万年前)、“山顶洞人”(3万l万年前)和现代人(1万年以来)的家园。科学家利用洞穴堆积物中人与动物的化石以及植物的孢子、花粉,模拟出了当时人类与环境的状况。 在50万年前,这里有着适合猿人生活的环境;西北边低山丘陵茫茫林海,东南边平原上森林、草原、湖沼相间,清澈丰沛的河水自北而南从这里出山进入平原。猿人们栖息在一个能容上百人休憩的宽大溶洞(“猿人洞”)里,过着渔猎采集、茹毛饮血的生活。多年以后,可能是林火为他们提供了火种。以后,他

6、们又学会了人工取火,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还可能在山顶洞外建造人工居所。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生活虽然艰苦,却为后人留下了青山绿水依旧的环境。,几十万年过去了,到了近一万午前,这里的人类离开了祖先世代居住的山洞,移居到平原上生活,四五千年前开始了农业生产。可以推想,周口店地形、土壤条件优越,应是最早进行农业开发的地区之一。三千年前西周燕国人在周口店东南约10千米处建起了都城,金、元、明代也相继在北京建都,大规模建筑用材取自西山山地,历代的砍伐使当地林木荡然无存,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泛滥频繁。 20世纪60年代在周口店的北部建起了石油化工厂,高高的烟囱上浓烟滚滚、火炬熊熊, 河流成了化工厂的排污沟。7

7、0年代以来,以小水泥厂和小煤窑为代表的乡镇工业进一步污染了本区环境,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人们不禁要问,以破坏生态造成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能延续多久?,1、在远古时代,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思考:,古人类与环境处于原始的平衡状态,具有低水平协调的特点。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环境影响微弱。,2、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的居民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又是什么?,思考:,农业文明以来,周口店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原因是人口过度增长、只顾短期经济效益。,思考:,3、进入21世纪,周口店乡是如何对待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人们对环

8、境与发展的关系终于有了正确的认识。进入21世纪,周口店乡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关停污染企业,处理石化区废水,治理周口河,造林绿化,保护“北京人”遗址,发展旅游业。,思考:,4、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悲观派: 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而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活动,20世纪70年代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国际上出现了“悲观派”与“乐观派”的大论战。,乐观派: 则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地

9、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将下列选项序号填人与结构图中相应的字母后面 改善环境质量 人类与环境统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对立 物质资料生产 统一,4,6,5,3,1,2,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湖淤积,河床边浅,排水和蓄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史载南宋时期“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 1.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上题所述的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是怎样的?,中上游植树造林,

10、保持水土;平原地区退耕还林、兴修水利、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3.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教材P6阅读,思考题,1、(答案略),2、四者之间关系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阶段I:人口增长缓慢,生产力技术水平较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大;,阶段II: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可利用资源的增加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加大。后期人口持续增长,环境污染

11、不断加剧,人地关系恶化。,阶段III:人类逐渐认识到这种不顾及环境本身价值,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模式对人类本身的危害,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关注环境问题,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阶段IV:人地协调发展,四、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1、环境伦理的定义,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2、环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的区别,传统伦理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环境伦理观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维护,还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维护。,3、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尊重与善待自然,

12、关心个人并关爱人类,着眼当前 并思虑未来,必须做到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顺应自然规律,自然界既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又给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环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关心个人必须首先服从于关爱全人类的大局,环境问题还涉及到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利益与关系的调整,存在着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利益以及价值观的冲突,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未来价值予以更多的考虑,并从后代人的立场上对我们当前的环境行为做出道德判断,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人类统一具有繁衍和照顾后代的本能,不同于其他生物在于人类还意识到对后代承担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13、,【案例研究】,环境伦理的先驱,练习,1、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类受环境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C.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2、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 B.人类在自然基础上改造的人工环境 C.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以人类为中心事物,周围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物质的总和,既包括受人类影响较小的自然环境,也包括人类长期社会劳动创造的社会环境,3、下

14、列的社会发展阶段与人地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A.第一阶段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 B.第三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 C.第一阶段人类萌发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D.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A.高山草甸 B.极地苔原 C.因过渡放牧造成的荒漠流沙 D.大漠盐湖,5、下列不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 A.征服自然 B .人是自然界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 C.人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6、下列体现新的环境观的是 A.草原发展畜牧业,载畜量越多越好 B.山地丘陵植树造林,严禁砍伐 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