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疑难聚焦6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8024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疑难聚焦6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疑难聚焦6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疑难聚焦6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疑难聚焦6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疑难聚焦6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疑难聚焦6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疑难聚焦6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疑难聚焦,专讲专练(六)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综合题型专训,过程图解类(概念模型、物理模型),1(原创题)右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 B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抑制过程 C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 D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2(原创题)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5)在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多,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胰岛B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_。 解析 (1)胰岛

2、B细胞必须感受血糖浓度升高的变化才能分泌胰岛素,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以后,使胰岛B细胞无法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从而不能分泌胰岛素。(2)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从而发挥作用使胰岛素分泌减少。(3)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机会减少,甚至不能结合,从而不能使胰岛素发挥作用。,(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都是由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所以可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中胰岛素分泌正常,只是因为无法与受体结合或结合机会较少而引起糖尿病。(5)胰岛素的分泌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一样,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控制其分泌量。 答

3、案 (1)胰岛B细胞 (2)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 (3)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 (4)、 (5)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3(2012北京海淀区)如图所示为高等动物稳态调节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发现,垂体切除导致免疫细胞增殖抑制,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所有免疫功能的退化;而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则逆转这些效应。应激刺激可以引起下丘脑分泌_,促进垂体释放_,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使_的生成增加。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膜表面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使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4、,而淋巴因子反过来又控制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调节,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调节。,(2)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到脾脏内神经末梢与淋巴细胞间有突触结构,神经末梢释放_与淋巴细胞膜上的_结合,从而控制着机体的免疫。而免疫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等,在调节免疫系统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机体的稳态是依赖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抗体(效应B(浆)细胞) 信息传递 反馈 (2)神经递质 受体 神经体液免疫(注:缺少任何一项都不正确),4.右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错误的叙述是( )。 A饮清水后约1 h

5、,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 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数学模型类,解析 A项中,由图可知,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项中,饮清水后0.5 h,细胞外液渗透压低,此时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C项中,由图可知,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项中,3 h后,通过自身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两条曲线将交叉或重叠。 答案 D,5下面曲线图表示用不同激素处理5组健康小鼠后,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中的剂量均相同。激素C为压力激素,与情绪波动有关。下列

6、判断正确的有(多选)( )。,A激素处理前几小时应使小鼠的血糖水平维持在常规水平 B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表现出了协同作用 C肾上腺素比胰高血糖素引起的效应较为渐进、幅度较大、效应较持久 D糖尿病人须避免情绪激动,否则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量大量增加,两者共同作用会提高血糖浓度,有害健康,解析 本实验因变量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所以在激素处理前应使小鼠的血糖水平维持在常规水平;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所以表现出协同作用;从图中组2和组3曲线看出,肾上腺素比胰高血糖素引起的效应较为渐进、幅度较大、效应较持久;因为压力激素与情绪波动有关,并结合图中组5曲线,所以糖尿病人须避免情绪激

7、动,否则肾上腺素和压力激素分泌量大量增加,两者共同作用会提高血糖浓度,有害健康。 答案 ABCD,6.(2011广州调研)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 (2)图中a段表示_电位,b点时膜外是_电位。,综合类,(3)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_上的Gly受体结合。当Gly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_(阴/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

8、B处。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表示_,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解析 (1)内环境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构成,图中只有组织液,没有体现血浆和淋巴。(2)图中a段表示静息电位,b点表示动作电位的峰值,此时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膜外为负电位。(3)神经递质Gly存在于突触小泡内,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相应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结构能够运输氨基酸,因此是载体蛋白。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不但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 (1)血浆和淋巴 (2)静息 负 (3)突触小泡 突触后膜 阴 载体蛋白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