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飞天梦想 (共4课时)教案 人民版七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47783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 飞天梦想 (共4课时)教案 人民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3 飞天梦想 (共4课时)教案 人民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3 飞天梦想 (共4课时)教案 人民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3 飞天梦想 (共4课时)教案 人民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3 飞天梦想 (共4课时)教案 人民版七年级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 飞天梦想 (共4课时)教案 人民版七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 飞天梦想 (共4课时)教案 人民版七年级下册.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 神舟五号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载人航天发射成功是与相关行业的进步分不开的教学方法:讲述式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讲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今天飞天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讲授新课 “5、4、3、2、1,点火”一、神舟五号发射过程 13:39 神舟飞船进入绕地飞行第四圈。航天员杨利伟呈仰卧姿态,正在记录飞行日志 13:02 神舟五号飞船正在进行第三圈飞行 11:08 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 10:31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喀什测控站监测区域,杨利伟的轻松摘手套、解束缚带 09

2、:4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09:34 航天员杨利伟报告:“感觉良好。” 09:33 南太平洋上的“远望”二号测量船首次捕获飞船信息 09:09:5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09:0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08:50 胡锦涛等领导同志来到试验指挥楼平台,现场观看飞船发射 06:15 我国航天员杨利伟进入飞船船舱 05:30 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05:20 航天员出征仪式在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这里,亲切会见首飞梯队3名航天员。二、10月15日电 对于中国发射

3、“神舟五号”载人飞舟,印尼两家最大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和世界日报近两天均给予重点报道,国际日报15日在头版头条以横栏大标题大红字“载人飞船具有多重意义”进行了报道。 国际日报报道说,中国首次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具有政治、科技、军事等多重意义。报道还援引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沈丁立的话说,神舟五号的升空,打破了美俄多年来对太空的事实垄断,将有利于增强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说话”的分量,可能会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际日报15日还发表“太空人特辑”专版,介绍中国太空发展史,刊载了带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三钱”(即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三位科学家)功不可没等相关文章。 印尼最有影响的罗

4、盘报15日在头版中心位置刊登了一幅美联社的照片,显示出神舟五号的展览模型。印尼唯一的一家英文日报雅加达邮报15日也在国际版显著位置刊登外电有关神舟五号蓄势待发的报道,并配有神舟三号成功降落在内蒙古的照片。小结:学生小结作业:略 第二课时 他们无愧于祖国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信心。2、辉煌的科技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的立项和奉献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为国家科技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教学难点:了解他们不寻常的奋斗历程。教学过程:了解相关的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

5、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

6、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两弹元勋“邓稼先” 1950年,邓稼先从美国普渡大学回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数学学部委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等职,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他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计划。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为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

7、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1956年,邓稼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中央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原子弹。当邓稼先得知自己将要参加原子弹的设计工作时,心潮起伏,兴奋难眠,这是一项多么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但同时他又感到任务艰巨,担子十分沉重。 从此,邓稼先怀着以最快速度把事业搞上去的决心,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任务中去。 首先,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们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 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邓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为了当好原子弹设计

8、先行工作的“龙头”,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邓稼先向大家推荐了一揽子的书籍和资料,他认为这些都是探索原子弹理论设计奥秘的向导。 由于都是外文书,并且只有一份,邓稼先只好组织大家阅读,一人念,大家译,连夜印刷。 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是工作到天亮。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9、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 不久,我国第一颗氢弹威震山河.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癌症不幸逝世,终年62岁。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被称做“两弹”元勋的这位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讲述其他类似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钱学森同志,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是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

10、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

11、入北京四中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12、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 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

13、,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

14、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边界层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并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

15、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在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在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领域,钱学森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1949年,他提出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1962年,他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在思维科学领域,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推动思维科学研究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他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此外,在人体科学、科学技术体系等方面,钱学森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体生命科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