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六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课件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77597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六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中历史 专题六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六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课件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六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课件 人民版必修3(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专题六第一课人是万物的尺度课件PPT(人民版必修),智慧女神雅典娜,众神之神宙斯,人格化、人性化,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及其发展,阅读导语:,1、西方思想史上,有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什么是人文精神?它的核心内涵是什么?,三次思想解放运动:,1)智者运动;(公元前5世纪) 2)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 3)启蒙运动;(17、18世纪),起源,复兴,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成熟,人文精神:,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人是万物的尺度”,本课结构:古希腊的智者运动。,(一)智者的启蒙; (二)真理与自

2、由的殉道者; (三)人生面平等;,三个阶段,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智者”:指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智者运动”:指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起的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的相关问题的运动。,一、智者的启蒙;,一、智者的启蒙;,1、时间; 2、出现原因; 3、代表人物; 4、研究领域; 5、思想主张; 6、影响;,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个人主义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根本原因,“智者”意为哲人,指非常聪明的人物。由于民主政治的需求,公民要想在公共事务中有所作为,就需要有在公众目前演说的能力和知识。因此人们需要学习。智者就是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而出

3、现的专职教师。,一、智者的启蒙;,1、时间; 2、出现原因; 3、代表人物; 4、研究领域; 5、思想主张; 6、影响;,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普罗塔戈拉。,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起初,普罗泰戈拉默默无闻。后来他流浪到雅典,埋头沉思了几年,然后,冲出门对人们大喊:“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与其把时间耗在争论真理上,不如用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正巧啊,那会儿雅典的老百姓正为战争造成的缺吃少穿愁苦着。而老普的实用主义,恰对众人的心思。人既然是万物的尺度了,那么,咱就不管是非曲直,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因此,老普一炮走红,四面八方的小青年们,纷纷揣着银子投奔到老普门下求学。老普开始

4、职业教师的生涯。,思考: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 思考: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与以前的哲学家的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 全在于人的感觉。,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一、智者的启蒙;,1、时间; 2、出现原因; 3、代表人物; 4、研究领域; 5、思想主张; 6、影响;,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普罗塔戈拉。,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认识到奴隶制不符合人性的观点难能可贵。,巩

5、固:有关希腊智者运动的表述, 错误的选项是 A、以探索人类社会和人类主体为主要内容 B、主要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产生于公元5世纪中叶,与雅典民主政治高峰期相当 D、它第一次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结合书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智者言论有哪些特点?,1)言论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2)注重实利; 3)否定绝对权威,怀疑神灵。,二、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1、代表人物; 2、主要哲学思想; 3、历史地位;,苏格拉底。,你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苏格拉底 1)他是雅典人,是人类 思想史上具有极高名望的 人物之一。 2)马克思称他为_ 3)德尔菲神谕

6、说他是_ 4)主要研究 _。,“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道德哲学,二、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1、代表人物; 2、主要哲学思想; 3、历史地位;,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 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认识:

7、 “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 苏格拉底,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苏格拉底,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某个意义上你自己也就可以制造一切事物。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闪耀着理性的光亮, 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美德即知识”,勇敢是不是美德?,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 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 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认识:“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体现反对智者忽视道德,

8、追求功利的主张。,苏格拉底 (前469前399),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苏格拉底教学法,苏格拉底在教 育学生时,首先摆 出一付很无知的样 子,向学生请教一 个问题,然后顺着 学生的思路一步步 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 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人 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 归纳和下定义。,二、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1、代表人物; 2、主要哲学思想; 3、历史地位;,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

9、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公元前399年以“传播异端”和“腐蚀青年”罪被判处死刑,从容饮鸩而亡。,巩固:马克思称苏格拉底为“哲学的创造者”,其主要依据是苏格拉底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的主张 B、强调人类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D、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制性,巩固:下列关于苏格拉底及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0、、强调人类理性 B、主张承认绝对权威 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 D、经常运用助产术探究真理,巩固:苏格拉底的名言是: A、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探究1:结合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主要的哲学观点归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强调人的价值, 尊崇人的理性, 追求思想自由。,探究2: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 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异: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反对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探究3:孔子与苏格拉

11、底主张的不同处?,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异:目标。 1)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2)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三、人生而平等;,1、时间; 2、代表人物; 3、斯多亚哲学的内容; 4、思想主张; 5、历史作用;,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芝诺、西塞罗及一些身份特殊的罗马人。,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逻各斯(最高理性),人人与生俱来带有理性,人人生而平等,三、人生而平等;,1、时间; 2、代表人物; 3、斯多亚哲学的内容; 4、思想主张; 5、历史作用;,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

12、元前3世纪初。,芝诺、西塞罗及一些身份特殊的罗马人。,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1)第一次系统论述人类生而平等理论。,2)第一次论证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巩固:下列关于斯多亚学派“理性”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人生来平等 B、理性是统治一切自然形态本源的实体和动力 C、人产生于最高的理性-逻各斯 D、其核心是指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课堂总结,认识人与社会,认识 自己,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 美德即知识,人人生而平等,是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对理性的尊崇和对理想自由的追求, 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从智者学派到苏格拉底,再到斯多亚学派,西方的人文精神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