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类的起源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457740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人类的起源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1人类的起源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1人类的起源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1人类的起源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1人类的起源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人类的起源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人类的起源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 海燕 单位 市中区41中北校 E-mail 课时课题: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3年3月6日,星期三,第3节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人类起源于古猿 。二、古猿到人的演化。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节不少问题是悬而末决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人类起源于古猿比较感兴趣,但对判断依据却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2.对比

2、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与黑猩猩体质特征比较”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方面人类的变化。(重点)(二)过程与方法1.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浏览和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难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2通过追寻了人类的起源,得知人猿共祖,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因此要学会善待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四、【教学设想】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1863年英国赫胥黎首次提出“人猿共祖”

3、的理论开始,适当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为的争论,引导他们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的能力 。2.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六、【教学流程】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5分钟)【创设情境】 问题1:要是有人问你:“现在世界上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你怎么回答

4、。问题2:“那么你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你的父母的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问题3:“照你这样一代一代推上去,世界上最早的一代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谁生的呢?能回答吗?” “可是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展示图片】:分析人类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课件展示】“毛人和长尾的小孩子”,了解其原因。【提出探究问题】1、观察长尾巴的小孩彩色图片及“毛人”的图片,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现象?2、类人猿有哪四种?类人猿生活在栖息在什么环境中?以什么为食?3、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教师总结】 此外,类人猿有许多“似人行为”,它们会学着像人那样梳头、刷牙,甚至还会穿针、引线、缝手帕;类人猿的表情,特别是

5、幼仔与人的相似程度更大。这说明了类人猿和人类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它们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学生回答:1.好笑,“谁不知道人都是父母生的!这是常识。”2.这也是很明白的,都是他们的父母生的。3.不能。世界上最早的人离开现在已经很久很久,谁能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观察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分析人类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能模仿人的一些行为。小组讨论回答:1、 这是一种返祖现象。2、 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森林中。以果实、嫩芽、昆虫为食。3、(1)现代类人猿大脑的外形和沟回的构造与人类很接近,小脑被大脑覆盖。(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盲肠上均有阑

6、尾。(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均是单胎盘。(4)现代类人猿具有与人相同的血型。好的情景创设不在于多么华丽而在于要切入正题从科学资料和学生的认知入手,引发学生思考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观察探究情境中的现象,发现问题,源于自己的生活。制定简单且可行的探究方案,以便消除探究的盲目性。二、探究新知(30分钟)拓展提升(一) 人类起源于古猿【过渡】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收集的这方面的材料。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各组收集到的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进行交流

7、、汇报。【教师总结】当时许多科学家坚信神创论,因此,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支持者与神创论观点的支持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之间进行的。事情发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学会的一次会议上,争论的焦点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的观点在这次辩论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后来,达尔文在比较了人类和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提出问题】在一本关于人类起源的书中,有的小组同学看到了上图,(1)猩猩的手(2)黑猩猩的手(3)大猩猩的手(4)人的手1. 请仔细观察,你能看出其中的细微差别吗?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2. 结合这些“手”,

8、请谈谈你对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的理解。【教师讲述】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化石是最好的证据。请同学们观察教材28页图5.2-4及图5.2-5古生物学家挖掘出的埃及古猿头骨化石和云南禄丰古猿牙齿化石的图片。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二)古猿到人的进化【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图片,尝试着描述出它们的生活状况。2.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教师用下面图示总结】【教师总结】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一部分古猿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一部分古猿最终进化为人类。四足行走的古猿逐渐转变成了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人类学家将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

9、标准。【展示图片】从这幅图片你能看出人与猿的重要的区别吗?【师生总结】(1)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2)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复杂的现代工具;(3)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视野拓展,感悟提升】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2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 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师生共同总结。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原因: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

10、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的原因:(1)现代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2)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3)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3.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外,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请同学们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学生分组汇报交流: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这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后来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与大猩猩和黑猩猩有亲缘关系。 小组讨论回答:1.人的拇指发达,善于抓握东西,

11、而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的拇指不发达,因而抓握能力、灵巧性不如人类。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学生回答:古猿的门齿小,与人相似;臼齿和犬齿发达,与猿类似,从而说明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古猿逐步进化而来的。回答:1.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2.人类的祖先由树上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并逐渐能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猎兽,挖掘植物根、茎等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盆骨

12、变短增粗、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等。小组讨论、分析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以组为单位,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举一反三。组长归纳汇总意见,补充完善。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举手抢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发竞争意识。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采取学生分析讨论看书看图片等方式来突破,不但有感性认识,还能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问题导学,梳理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能够轻松掌握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学生交流、争辩,激起思维共鸣,自主完

13、善结论,进行知识整合。进一步明确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是否直立行走。加深学生对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的认识让学生明确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有责任保护好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的思想。三、当堂训练(10分钟)A类:1下列动物不属于类人猿的是A、森林古猿 B、长臂猿 C、猩猩 D、黑猩猩2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3人区别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A、人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C、人有语言、有意识 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4.下列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黑猩猩 B、长臂猿

14、C、猩猩 D、森林古猿 B类:5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人类的近亲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等C类:6.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约有110个氨基酸。用氨基酸序列测定法分析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与人的差别个数如下表:马12响尾蛇14猕猴1酵母菌44黑猩猩0小麦35鸡13金枪鱼2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各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最远的是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一、人类起源于古猿黑猩猩人生活环境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