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水产科技系毕业论文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5457663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水产科技系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水产科技系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水产科技系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水产科技系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水产科技系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水产科技系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水产科技系毕业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姓名: 学号: 二级院系部: 水产科技系 班级: 水产122 专业: 水产养殖 指导教师: 职称: 二0 一五 年 六 月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在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的好坏,养殖的关键就在于养水。池塘养殖水的好坏要从水质的指标、水色等方面进行辨别,养殖生产中常见的pH值过高或过低、氨氮偏高、亚硝酸盐偏高、溶解氧不足等几个问题1。从它们形成的原因、来源、危害及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生产养殖过程中运用更为科学的方法解决水质问题,培育和控制好优质的养殖水体,降

2、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保护我们的养殖水源,努力向可持续发展的池塘养殖模式发展。【关键词】水产养殖;水质;溶解氧;亚硝酸盐;pH值;氨氮;危害;措施IICommon water quality and treatment measures in pondAbstract:Water in the pond farming the stand or fall of quality fit and unfit quality directly affect the breeding benefit, aquaculture is the key to keep water. Pond aq

3、uaculture water quality from the index of water quality, water color discrimination, aquaculture production in common too high or too low PH, high ammonia nitrogen and nitrite on the high side, less than a few problems, such as dissolved oxygen, sources and harm from their formation causes, and trea

4、tment measures are discussed, the hope can guide us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production breeding using more scientific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quality, cultivating an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aquaculture water body, and reduce the risk of breeding and increase the breeding benefit. At th

5、e same time also protect our breeding water, effort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nd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pattern.Key words: Aquaculture, water quality, dissolved oxygen, nitrite, ammonia, pH, measures, hazards 目 录1.引言12.池塘养殖水质概述12.1池塘优良水色的特征12.2池塘水色鉴别13.常见池塘水质问题及解决措施23.1 pH高低引起的问题23.1.1处理

6、措施23.2氨氮来源及危害23.2.1处理措施23.3亚硝酸盐的形成原因及危害33.3.1处理措施33.4溶解氧不足的原因及危害33.4.1处理措施44.结论4参考文献5致 谢6IV1. 引言水产养殖的整个过程,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是否成功,不管什么养殖对象都需要适合其生存及生活的池塘环境,池塘水质达到养殖对象要求,养殖对象就可以顺利生长;若池塘中任何一种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就有可能造成养殖对象生长缓慢,还可能造成养殖对象中毒死亡,导致养殖失败2。在大多养殖事故中,均于水质不良或水质突变造成,水质的调节及管理对于养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养殖过程中要保证良好的水质,必须注重日常的管理。养殖中的任何

7、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水质出现异常,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塘口服务及经验总结,本文浅谈池塘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措施。2. 池塘养殖水质概述养殖要想获得成功、优质高产,水质好坏是关键。衡量水质好坏有两方面:一是检测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如透明度、PH、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二是通过水色,不同的水色也会反应水质的好坏。在看水质时需要结合水体中的藻相检测,以提高判断水质好坏及用药方案的准确度3。2.1池塘优良水色的特征养殖池塘水质必须具有“肥、活、嫩、爽”的特点4,如藻类丰富,藻相稳定,溶氧充足,水色鲜嫩等。水各种理化指标正常,颜色一般为茶色(黄褐色、淡褐色),茶褐色(红褐色),淡绿色(翠绿色

8、),黄绿色。透明度一般大于2025cm,下风口无油膜,无水华,水不粘,打开增氧机水花为白色,很快消失。2.2池塘水色鉴别茶色(黄褐色、淡褐色)特点:该水质较肥、活、爽,以硅藻为主,如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等,大多都易消化,生活在此种水色中的养殖对象活力好、抵抗力强、生长快。由于硅藻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所以该水色很容易发生变化。茶褐色(红褐色)特点:该水质较肥、活,以硅藻、隐藻为主,裸藻、绿藻、甲藻次之。养殖对象在此水色中摄食消化吸收好、生长快。由于藻类种群数量大,相对生物量过大,若不有效调节,极易转变为酱油色或黑褐色水。草绿色(翠绿色)特点:该水质看上去清爽、嫩绿、水质稍肥,以绿藻为主,裸藻次

9、之。主要藻类有小球藻、栅藻、空球藻、盘星藻等,生物量较多,净水能力强,并可提供一些生物饵料,大多数可被消化吸收,养殖动物在此水中生长快、病害少。水色比较稳定,不会突然转变,但要注意控制水质,防止老化。黄绿色特点:该水质以硅藻、绿藻为优势种群,裸藻次之。主要藻类有栅藻、小球藻、新月藻等,兼备了硅藻水和绿藻水的优势,水质稳定,营养丰富,此种水色养殖的对象活力强、肌肉结实、体色好、生长快,是难得的优质水色,要注意防护调控。3.常见池塘水质问题及解决措施3.1 pH高低引起的问题PH偏高或偏低对养殖对象都有直接伤害,甚至导致死亡。pH值低于7就属于酸性水,载氧能力减弱,在水质不缺氧的情况下仍然会导致养

10、殖对象浮头;硫化物的毒性会因为水中的硫化物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而提高5。pH值偏高的水,直接影响到养殖动物血液的pH值,发生碱中毒,并会腐蚀鳃组织和皮肤,引起大批死亡。此外碱性水中的离子氨会转变成有毒的非离子氨。pH偏高或偏低都会阻碍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6。3.1.1处理措施(1)偏低时水深1米通过使用200-300斤左右的生石灰来提高水体的pH值,还可以加注新水。(2)偏高时使用有机酸类或果酸类的水产药品降低水体的pH值。还可以通过加注新水来降低。如果因为藻类旺盛引起的偏高,要先进行解毒后使用芽孢杆菌调控。3.2氨氮来源及危害在溶氧不足的情况下由含氮有机物(残饵粪便及动植物尸体)分解产生,或由甲

11、壳类通过鳃向水体排出体内氨氮,以免发生体内氨中毒。危害:氨氮升高使具有载氧能力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出现供氧不足,抑制养殖动物呼吸,同时也会引起急性中毒,内脏充血,体表红肿,游动异常,重者会死亡7。3.2.1处理措施(1)根据天气情况使用增氧机,促进上中下水体交换,排出部分分子氨和有毒气体。(2)使用具有吸附功能类的水产药品(如沸石粉、吸附剂、光合细菌),吸附部分氨氮。(3)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调水、定期改底。(4)使用小球藻,小球藻对氨氮的吸收利用很高。(5)抽部分底层水510厘米,并加注入新水。(6)在清塘时应彻底清除池塘底部淤泥。3.3亚硝酸盐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池塘养殖的水体中亚硝酸盐的主要形成原

12、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池塘老化,淤泥过厚,含过多有机质。(2)养殖中后期,养殖动物的密度大,投喂量大,产生大量的残饵粪便。(3)氧气不足或者水体硝化菌缺失导致硝化作用消弱亚硝酸盐积累升高。危害:亚硝酸盐的毒性不容忽视,过高会使养殖动物载氧能力下降,使养殖动物机体缺氧,活动迟缓,无法回避不良水体致死。养殖中后期,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底层有机物不断积累,耗氧量大,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亚硝酸盐极易超出正常范围,也会导致养殖对象死亡8。3.3.1处理措施(1)提高水体的溶氧,开增氧机、泼洒增氧剂,阻止亚硝酸盐形成。(2)使用改底产品。(生物、化学、物理)(3)适时换水。(有条件的抽到部分下层水,加注新

13、水)(4)使用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分解、降低亚硝酸盐在水体中的含量。(5)养殖结束之后彻底清塘、推出底部淤泥。(6)活性炭每亩用量3千克左右。3.4溶解氧不足的原因及危害 (1)温度:随温度的不断升高导致氧气在水体中的溶解度而降低。 (2)养殖密度过大,养殖动物呼吸作用加大,耗氧量也将增大。(3)随着养殖的进行,池塘底部积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分解时需要消耗氧气。(4) 水体藻相差,产氧能力低,耗氧量大,造成氧债。(5)无机物的氧化作用,会导致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危害:充足的溶解氧是水质稳定及养殖动物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低溶解氧(0.5-0.25mg/L)会造成养殖对

14、象窒息死亡9,死亡的快慢与缺氧的程度、水温、水的肥度有关。溶解氧在2.5-4.5mg/L范围内,养殖对象代谢减慢,因此在摄食、消化及抗病能力等方面都会下降,导致生长速度减缓10。3.4.1处理措施(1)正确合理的放养密度,避免高密度养殖而导致缺氧。(2)每年都要及时清理塘口。(3)视情况使用增氧机,搅动水体,(4)合理的投喂饲料,减少残铒耗氧,同时降低成本。(5)使用增氧粉或增氧颗粒。(6)定期加新水,提高溶解氧。4. 结论池塘养殖过程中因水质引发的问题有很多,我们直接可以通过水色辨别池塘水质的好与坏,更精确点的需要通过检测仪器来化验水质的各项指标,其实常见的水质指标问题也就是这几个,pH值过高或过低、氨氮偏高、亚硝酸盐偏高、溶解氧不足等。向塘中加新水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处理措施,同时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平时注意测量水质,结合正确使用水产药来及时处理所出现的水质问题,取得养殖最高效益的同时也保护好我们的养殖水源,努力向可持续发展的池塘养殖模式发展。参考文献1高明辉,马立保,葛立安,等.亚硝酸盐在生物体内的吸收机制及蓄积的影响因素J.南方水产,2008,4(4):73-792余瑞兰,聂湘平,魏泰莉,等.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及对策J.中国水产科学,1999,6(3):73-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