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50598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3-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情景导入(教师用书独具) 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一语,出自现今可见的最早且影响较大的文字记录是唐代的无言古诗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亦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从当时历史背景看,此诗原本寓含对唐玄宗李隆基无节制地对外用兵的讽谏之意。,玄宗开元18年(公元730年),西域吐蕃在数败于唐军之后,遣使求和,在玄宗李隆基勉强允准后,吐蕃人撤走了边境的驻兵,双方恢复了和平。七年后,玄宗利用吐蕃人没有防备之际,派兵入侵吐蕃,重创吐蕃军,深入敌境2 000里。公元739年(玄宗开元27年),金城公主(中宗景龙4年,即公

2、元710年,奉命与吐蕃赞普弃隶缩缵联姻)去世,吐蕃遣使报丧,并乘便求和,玄宗不允。一年后,吐蕃军攻占唐边境重镇石堡(今青海省会西宁西南)。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遣陇右节度使、大将哥舒翰统军三万三千人与吐蕃军激战。,石堡收回了,此役唐军战死者数以万计。杜甫的前出塞诗,大约是针对这一情况有感而发的,意思是说,只要能够制服敌国的首领,保住本国的疆土,防止异国的入侵就可以了,何必杀人太多。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等警句,透露了诗人杜甫对中国古代某种军事经验的概况和他个人的军事眼光,因而成为后世脍炙人口的名言,常为众多军事家、政治家以至各色人物所引用。 导入语:做事情只要抓住了重点,

3、成功就会接近,这一故事就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那么什么是主要矛盾呢?矛盾分析法又包括哪些呢?大家自学本框后总结一下。,教材探究解读(教师用书独具) 1(1)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在面对复杂事物时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矛盾的。 提示:(1)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这是夺取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其哲学依据是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2)让学生举例(也可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说明)。这两个探究题目的目的是引出本节所学内容。,2(1)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请

4、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提示:(1)这首诗说明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2)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引导出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3(1)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分析具体问题的? 提示:(1)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包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 (2)可让学生结合学习及生活中的实例具体说明,教师归纳,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4孔子的上述做法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孔子对不同人所问的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包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知识目标,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5、及其重要意义,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探究一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处于 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辩证关系:二者 、 ,并在一定条件下 。,支

6、配,决定,从属,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2矛盾的主次方面 (1)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 地位,起着 作用的一方。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 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2)辩证关系。 二者既 ,又 ,并在一定条件下 。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 决定。,支配,主导,被支配,相互排斥,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主要方面,_,3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1)坚持 的认识方法。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 ,又要看到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 ,又要看到矛盾的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主

7、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 ,要抓住 。 (4)二者关系:辩证法的 是 的两点论;而重点论是看到 中的重点。 (5)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 和 。,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流,两点论,有重点,两点,一点论,均衡论,首先解决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提示:首先解决的矛盾,并非一定是主要矛盾,对此要作具体分析。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

8、矛盾。区分主次矛盾,只能从性质、地位和作用来判断,而不能根据解决的先后顺序来决定。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往往首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最终解决好主要矛盾。因此,首先解决的矛盾不一定是主要矛盾。,“四看”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看内涵 现实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很复杂的,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研究的是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说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做“一方”或“方面”。,二看外延 主、次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 矛盾的主、次方面是

9、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图示:,三看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上,用于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四看关键词 判断二者区别的一些重点词语: 抓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 矛盾主要方面:“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等。,“牵牛要牵牛鼻子”,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中心、抓关键。从哲学上说,这是指 ( )。 A要抓主要矛盾 B要抓矛

10、盾的主要方面 C要坚持两点论 D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思路点拨 在工作中要抓中心、抓关键,体现了在众多矛盾中要抓主要矛盾,A当选。,探究二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1含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 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普遍性,特殊性,2地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重要原则,灵魂,3重要性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 。只有从 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 ,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 。只有对具体问题作 ,把握事物矛盾的 ,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基础

11、,实际,特殊性,关键,具体分析,特殊性,清人顾嗣协曾有诗: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1)议一议:这首诗在指导我们青少年选择职业、确定人生目标时有何帮助? (2)想一想:这首诗蕴涵什么哲理?,提示:(1)青少年在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时, 要扬长避短,坚持科学性,正确认识自己的爱好、特长,分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舍长就短、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就会事与愿违,难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要坚持矛盾分析法,具体

12、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物,各有所用,各有其利;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应用其所长,避其所短。,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2.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前提:首先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这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 (2)要求: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 (3)反对错误:必须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的工作方法和教条主义。,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出现的新情况,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从2011年7月7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

13、作相应调整。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路点拨 A、D两项不是辩证法道理,排除。材料的中心意思是根据当前实际采取不同的政策,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矛盾的主次方面问题,C不选。,【新闻播报】 2011年9月1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和公安部等成员单位共同召开全国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会上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深入排查线索,重点从企业生产环节发现查证线索,从网上监控和群众举报中摸排线索;要善于从普通线索

14、发现重大犯罪嫌疑,采取不同措施加强审查深挖,追源头、追逃犯、捣窝点、捣网络,集中警力,集中精力,坚决打掉一批违法犯罪团伙。,【深度思考】 请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上述材料。 【思路点拨】 本题以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矛盾分析法的理解,认真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在矛盾分析法中,主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等为最佳切入点。,【参考答案】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我们要集中力量抓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在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的工作中,企业生产环节是打击的重点,对这一环节的打击力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行动的成败。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

15、具体分析。在“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公安部要求“采取不同措施加强审查深挖,追源头、追逃犯、捣窝点、捣网络”体现了这一点。,学习本框,希望你能搞清如下问题: 7个概念: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 次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个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 和次要方面的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1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主要矛盾 B次要矛盾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 答案 A,2“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这蕴涵的哲理是 ( )。 A质量互变的关系 B对立统一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 B,3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 ( )。 A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认识矛盾的普遍性 D认识矛盾的客观性 答案 B,4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