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第3课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50530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第3课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第3课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第3课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第3课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第3课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第3课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地理 第2章第3课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课件 新人教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中国地理,第3课,区域地理,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干旱的气候特征对河流、植被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图:,【真题1】(2011北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思维过程】 第(1)题,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找原因,塔里木盆地气候的形成首先跟地理位置有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次是地形因素,三面环山,特别是西侧有高峻的帕米尔高原,阻挡了西风的进入,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思

2、维过程】 第(2)题,河流的补给类型有雨水、冰川、积雪、湖泊、地下水等,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区)有冰川、积雪融水和地下水,地表湖泊不发育,冰川补给量最大,主要在夏季,气温高,融化量大,其次是积雪,主要在春季,再次是地下水,主要在秋季,当然西部地区的河流,还会受到山地降水的补给。,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在综合分析的过程中注意思考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对新疆地区而言,“干旱”是其基本特征,以“干旱”为中心,分析其气候成因、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特征,独特的自然环境又形成了

3、特定的人文特征:绿洲农业、坎儿井、点线状分布的聚落等。,规律技巧总结,特色农业,1河谷农业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黄河谷地、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典型。青藏高原因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2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3.坝子农业 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当地人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些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4基

4、塘农业 基塘农业曾经是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它是把低洼的地方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筑成塘基,在塘基上栽果树、桑树、甘蔗。这种生产结构称为“桑基鱼塘”、“果基鱼塘”或“蔗基鱼塘”。这种生产方式使农业各环节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真题2】 (2010江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

5、多。,(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_。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 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热量、水分条件好,畜牧业,生态破坏,(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_、_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_ _。,太阳能,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长江,黄河,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思维过程】 第(1)题,“(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说明该地区的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因此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而“(青藏)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的发

6、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说明高原北部可利用高寒草原发展高寒畜牧业。,【思维过程】 第(2)题,青藏高原北部地势高,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而东南部地区降水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第(3)题,青海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保护三江源,就是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规律技巧总结,青藏地区高寒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不利方面: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2有利条件:

7、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高产优质”类型。,(2011青岛检测)下图中有我国的部分铁路分布,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示铁路沿线叙述正确的是( ) A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 C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A,2.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 A风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水能,C,【

8、解析】 第1题,沿线位于东部季风区,属外流区。沿线位于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水分。 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地热能丰富,地热能主要分布在藏南地区,铁路沿线最可能使用的是太阳能。,(2011台州中学月考)乌梁素海(北纬40364103,东经1084310857)是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名录中的大型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对乌梁素海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地处我国内蒙古高原 B是一个内流区的咸水湖 C水域面积超过1000km2 D最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4.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聚落 B河

9、流 C地形 D资源,A,C,【解析】图示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乌梁素海与黄河相通,是外流湖泊,其补给水源是河水。铁路线是沿河谷分布的,河谷地形平坦,北侧为阴山山脉,南面为鄂尔多斯高原。,(2010湖南雅礼中学)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其等值线的数值cba,读图回答56题。,5.等值线不可能反映的是( ) A海拔 B气压 C降水量 D气温 6.峡谷附近的察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原因是 ( ) A地势高,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B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终年多雨 C印度洋西南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 D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C,A,【解析】 第5题,该处为雅鲁藏布江,地形为山谷,等高线

10、则向地势高的地方凸出,而等值线的数值cba,故不可能为海拔。 第6题,由于处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受来自印度洋西南气流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丰富,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7.(2010上海)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图中A、B、C

11、三河分别是指_、 _和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答: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河主要补给来源(降水和地下水任写一点即可)。,乙,黄河,长江,澜沧江,(3)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 兰州、银川、郑州、济南 ; B河: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

12、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 水资源短缺和水质变差 。 原因: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受污染等 。 举措: 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任答两点即可)。,【解析】 (1)考查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2)“中华水塔”即的发源地。水源地应具备地势高、有水源补给等条件,从这个思路来分析作答。(3)熟记黄河、长江两流沿岸的主要城市和我国省会城市,即可顺利解题。(4)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用水量大,同时城市产生的废水也多。故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水质变坏就成为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保护水源地的措施主要从调整人类行为方面总结,如合理利用和保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