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专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45952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湖南专用)(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必修 1,第4讲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本讲内容为考查重点内容,前几年在多个地区的多套试卷中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2009年宁夏和辽宁卷考查对古代罗马法原则的理解。2010年的江苏卷,考查了罗马法的特点,福建卷考查了十二铜表法的适用范围。2011年的上海单科卷以非选择题的形式,结合两张判决书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2)2013年命题趋势。 本讲在高考中的考查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题型上看,有从选择题向非选择题发展的趋势; 从内容上看,罗马法形成的过程、内容、实质及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是考查的重点; 从命题角度上看,注意以下视角:

2、一是对罗马法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二是与近代西方法系相联系,分析罗马法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及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借鉴与启示。,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格(德国著名法学家),解读:第一次征服世界是指罗马通过对外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帝国;第二次征服世界指诞生于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后来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第三次征服指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运用提升】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

3、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维系帝国统治,万民法的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解析】题干反映了罗马法的三个来源,也说明罗马法的内容不断增多,原因是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备选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

4、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解析】A、B项表述有绝对化倾向,不符合罗马法;罗马是奴隶主统治的国家,D项错误。,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罗马法 易混易错分析:习惯法是古罗马人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过程中留下来的传统规范,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习惯法的规范是很含糊的,而解释权又操纵在贵族法官的手里。贵族法官利用不成文的习惯法随意解释,为贵族利益服务。 公元前449年,罗马制定了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这就是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它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特权,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此后的罗马法律都是成文法。,公民法指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早期的法律,因

5、其适用范围为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万民法是公元3世纪起罗马帝国的法律,因其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罗马法包括公元前6世纪末至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整体结构上包括公民法、万民法等。,【运用提升】“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解析】A项没有反映实质;法典保护的不仅仅是人民的利益,还有贵族

6、的利益,C项错;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罗马法的重要内容就是保护私有财产,据材料可知B项正确。,备选题以下有关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罗马法是古罗马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统称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渊源,民法大全是对罗马法的总结 C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 D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广泛的古代法律体系,【解析】罗马法只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善的法律,只能说是当时世界上体系最完善的法律。,2010年10月7日下午4时20分,温总理和意大利总理一同站在了罗马歌剧院的舞台上,共同宣布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开幕。 “中国和意大利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

7、长河中,两个古老文明跨越万里,相互沟通,交流融合,深刻影响着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温总理的声音在这座欧洲艺术的殿堂里回响。 整个活动将从开幕之日起持续一年时间,以罗马、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那布勒斯等意大利重镇作为活动主要城市,面向意大利及欧洲民众,展示一个自信、开放、发展、多样的中国。,【知识链接】 罗马法是意大利悠久和辉煌历史的见证。罗马法不仅是古罗马共和国和古罗马帝国强盛的重要保证,还是近代和当代许多法律原则和做法的源头。,【运用提升】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C根本上

8、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蕴涵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参考答案】公民法与罗马法适用范围不同: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之间,万民法适用于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外邦人与罗马公民之间,两者是同时并存的,A项错;公民法主要是共和国时期的法律,B项错;罗马法主要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C项错。,备选题根据下图所示,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通用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罗马法的发展动力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A B C D,【解析】C。习惯法只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错;罗马法的发展,早期是平

9、民与贵族的斗争,后期主要是帝国版图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错。,1.(2010年福建文综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解析】此题考查对十二铜表法的准确把握,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协调的是罗马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贵族和平民属于公民内部之间的关系,故选C。,2.(2010年江苏单科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10、。”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罗马法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罗马法是法律诉讼,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3.(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

11、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说明A项错误;被告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并不是“必须”,C项的说法错误;证据是法官判案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唯一”,D项的说法错误,排除A、C、D三项,选B项。,4.(2011年佛山质检5题)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结构表属于研究性学习的( ) 罗马法的起源于发展起源:习惯法十二铜表法 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形成:民法大全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对于罗马的

12、法律包括了起源、发展和形成属于归纳整理阶段。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5.(2011年茂名一模19题)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一部成文法典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解析】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材料中规定了限制高利贷、债务归还宽限期等内容,反映了对平民利益有一定的保护,本题选D项。A项不能准确反映材料;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没有全面反映。,6.(原创)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

13、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解析】考查罗马法的作用。“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7.(2011年上海单科34) 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请回答: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 民法大全 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_ 判决二:_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14、解析:第(1)问,通过材料可知判决一实行“同态复仇”,是较为野蛮的汉穆拉比法典,应为;判决二体现了理性色彩,民法大全。第(2)问,从今天的角度看其判决二比较合理,其原因可以从“罪行不能继承”、 严守证据、重视人的基本权利等角度分析。,参考答案: (1)填写正确的序号。 判决一:;判决二: (1)判决一: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