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时训练 湘教版选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34972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时训练 湘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时训练 湘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时训练 湘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时训练 湘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时训练 湘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时训练 湘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课时训练 湘教版选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都属于自然遗产的是A苏州古典园林、青城山都江堰、庐山国家公园B黄龙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长城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D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该优惠政策有助于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 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C、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 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3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A、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图、禹王谷、铁塔公园

2、B、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殷墟、马氏庄园C、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抱犊寨 D、八里沟、万仙山、秋沟、齐王寨4放假期间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C、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5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阅读材料回答该旅游胜地所在省区是 ( )A B C D 读下面某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3、。6B城市位于A城市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7与右上图区域相比较,左上图区域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交通便利 B劳动力价格低 C政策扶持力度小 D科技水平低8图示两区域共同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是( )A大漠孤烟 B海上明月 C林海雪原 D飞瀑流急中国海洋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观的是( )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澳大利亚大堡礁 大兴安岭森林 西湖风光A B C D10“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4、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缩小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世界遗产是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主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等类型。下图示意非洲世界遗产空间分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1关于非洲世界遗产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大河干流分布多 B. 沿海地区分布分散 C. 自然遗产数目多于 文化遗产 D. 东非高原分布集中12根据非洲世界遗产分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中部非洲人口密度大 B. 海岛地区景观独特性

5、强 C. 北部沿海地区经济条件差 D. 自然和文化遗产组合好13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龙门石窟云南 B黄龙安徽C大足石刻重庆 D丽江古城山西14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三位。图2中序号代表的世界遗产依次是布达拉宫历史区、云南石林、九寨沟风景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武夷山、泰山。读图,回答第下题。图2图中世界遗产所在省区简称、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藏 、青藏高原 滇、云贵高原 川、成都平原秦 、 秦岭 闽、武夷山脉 鲁、华北平原A B C D.下图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5该类旅游景观普遍分布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东北

6、地区 D华北地区16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雾凇又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凝华在枝叶上形成的水晶。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7从旅游资源的属性来看,雾凇属于A水文景观B气象与气候景观C人文景观D水域风光18吉林有“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的说法,这说明观赏雾凇要A选择观赏位置B选择观赏角度C把握观赏时机D把握观赏季节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题型注释)19【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和图片,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 2013年伊始

7、,韶关丹霞山风景区就出现了10万人次的最大峰值。(图22甲图)各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大批交通干警上路分流,山门外多处应急停车场启用,确保了车辆在车流人流的最高峰安全运行。但在汹涌的游客大潮中,也暴露了景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材料二 中国生态学学会在丹霞山与景区联合举办“2013中国生态景区旅游发展论坛活动”,通过对丹霞山旅游保护与开发的实地考察,共同探讨中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材料三 丹霞地貌景观(图乙)(1)丹霞地貌的成因是 ,观赏这种地貌应选择 方式才能获得最佳观赏效果。(2分)(2)国际自然联盟曾对中国丹霞地貌申报项目提出质疑,原因是中国的一些丹霞地貌在保护方面还不具备

8、条件,一些景观区没有很好地控制旅游业对地貌环境的破坏。结合材料和图分析发展旅游业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分)(3)佛教圣地丹霞山发展旅游业对佛教文化有什么影响。 。(2分)(4)请为丹霞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列举至少3条) 。(3分)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1D试题分析:苏州古典园林、苏州古典园林、长城、北京故宫、平遥古城等都是人文景观;而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等属于自然景观。故选D。考点:中国旅游资源2A3B4A试题分析:2该优惠政策利于吸引北京游客到河南省旅游,有助于游客对旅游目的进行选择;而不会改变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人

9、数增多,游客的交通用时和用时都会提高;对旅游服务设施等级不会产生影响。故选A。3A选项中以人文景观为主;C、D选项以自然景观为主;而B选项中既有人文景观,也有自然景观。故选B。4立冬为11月7日,小雪为11月23日,所以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而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黄山昼短夜长,6点以后日出;南极大陆的极昼范围扩大。故选A。考点:旅游资源、地球运动5A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竹楼、孔雀舞、泼水节等属于傣族风情,傣族主要位于云南。根据图示省区轮廓,是云南,A对。广东,是湖北,是黑龙江,B、C、D错。考点:不同区域民族文化、习俗,省区轮廓。6B7D8A试题分析:6图中A城市坐标是(88E,44N)

10、,B城市坐标是(150E,32S),同是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B在A的东方;B在南半球,A在北半球,B在A的南方;B城市位于A城市的东南方向,B正确。7右上图为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左上图为中亚,地处内陆为发展中国家,交通相对闭塞、科技水平较低,政策扶持力度大,A、C错,D正确。劳动力价格低是有利条件,B错。8图示两区域都有大面积沙漠,A正确。左上图地区地处内陆,看不到海上明月,B错。右上图纬度较低看不到林海雪原,C错。考点:该题考查中亚和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9A 10D试题分析:9全球变暖导致极地或高山冰川融化,如乞力马扎罗山雪峰面积缩小,濒临消失,对。海面上升,澳大利亚大堡礁被海水淹

11、没,对。全球变暖,大兴安岭森林不会濒危,错。西湖风光也不会消失,错。A对。10“末日旅游”可能因消费增加,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变暖趋势加强,A错。“末日旅游”不会缩小南北差距,B错。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D对。考点:全球变暖的影响。11D 12B试题分析:11非洲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双重遗产。东非高原分布较集中。几内亚湾北部沿海地区分布也较集中。世界遗产沿大河分布不明显。自然遗产数目和文化遗产数目基本持平。12非洲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地区。非洲分为北部非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统治,经济相对落后。从

12、图中来看,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分布的地域组合性较差。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地形分布13C 试题分析: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A错。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B错。大足石刻位于重庆,C对。丽江古城位于云南,D错。考点:旅游景点分布的省区。14A试题分析:根据经纬度位置,为布达拉宫历史区,在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在青藏高原上;为云南石林,在云南省,简称滇,在云贵高原上;为九寨沟风景区,在四川省大巴山区,简称川;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在陕西省,地处渭河平原,简称秦;为武夷山,在福建省,简称闽,地处武夷山脉;为泰山,在山东省,简称鲁,地处山东丘陵。考点: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15B16C试题分析:15图示地貌为喀

13、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石灰岩地层分布区发育最为典型,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侵蚀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普遍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故选B。16喀斯特地貌重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等水分条件充沛、可溶性岩石广布的地区,B选项描述的山区景观,喀斯特分布区的交通一般情况下由于地形、地貌的原因往往交通条件比较差。故选C。考点:喀斯特地貌。17B 18C试题分析:17雾凇是一种特殊的自然景观,主要在严冬时形成,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应属于气象与气候景观。18雾凇一般形成于严冬的早晨,随时日气温升高,到正午的时候就落了,所以观赏雾凇要把握观赏时机。考点:该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和欣赏方法。19(1)流水侵蚀 远眺(2分)(2)产生污染;导致珍稀物种灭绝、破坏良性生态平衡;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造成破坏,威胁自然遗产;破坏传统文化、毁损文物古迹;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任答3点,得3分)(3)有利于促进佛教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对传统佛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2分)(4)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不应设在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住宿设施要由当地人自主经营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性;采用节能设备,所用能源及设施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