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32263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贵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贵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贵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西贵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西贵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贵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贵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贵港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家住我国东部策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王女士考察了數家楼盘,并选取了四组做了下表。回答下列小题。楼盘均价(元/m2)用地面积(m2 )楼房走向容积率(%)建蔽率(%)甲 58009500南北14050乙45006800东北-西南300 60丙2800 13000东西270 30丁36008600西北-东南18050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

2、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1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果布局不当,楼房之间经常会因“狭管效疢”出现瞬时强风。表1四个小区中,最容易出现瞬时强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规定“七层及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按此标准,下列楼盘必须设置电梯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面是安徽省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左图)和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19491980年影响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铁路4安徽省1982年至2010年( )A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数量减少 B人口死亡率增高,老龄人口比重下降C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例

3、下降 D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下图示意某城市工业布局。回答下列问题。5假若图示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6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类工业为大型机械工业 B类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最大C类工业外迁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D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能源和原料的制约下图中、表示同一类地理事物,a、b、c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物的影响程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若a、b、c分别表示农、牧、林三大部门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条件优越性比较:B、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C与、三地农业结构相似的国家分别是:加拿大、英国、澳大利

4、亚D地农业模式最适合在我国陕西推广8若图中a、b、c分别表示015岁、1565岁、65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来将面临巨大人口压力的是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可能是C未来将面临劳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重等问题的是D目前,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小题。9图中四地人口潜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10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区人口潜力大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自然条件优越B地区人口潜力大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消费水平

5、高C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矿产资源下图是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32015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完成下列各题。11该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2003年 B2007年 C2011年 D2015年12导致该市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最有可能原因是A交通改善,出现逆城市化 B物价上涨,经济水平下降 C政策调整,出现产业转移 D房价升高,城市用地减少济南市正在建设“海绵城市”以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强降雨时“城中看海”的问题,以“修大管子”为主的城镇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的理念正在发生彻底转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

6、”。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下题。1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14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A、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B、使地下水量减少C、延长径流领取时间 D、解决城市内涝问题15济南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读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6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 B C D17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转移 B生态环境恶化C

7、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8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A移民 B农业或家务职业 C非农业职业 D政府或管理职业19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 D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日本以不足2%的世界人口、0.25%的世界面积,创造了17%的世界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0从单位面积看,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远高于我国,主要得益于A矿产资源丰富 B

8、科技发展水平高C气候条件优越 D生活消费水平低21下图为人口适度曲线图,118表示不同时间段。当日本处于第阶段时,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是A生产力水平 B社会体制 C资源(土地、水等) D科技水平下面左表是商品等级与城市等级的关系,右图是城市服务范围。根据图表,完成下列问题。22关于图示城市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ACAB BABBC DBCA23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城市最合适的是AB1 BB6 CC6 DA24关于中心地的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类中心地数量最多 BB类中心地数量最多 CC类中心地数量最多 DB类中心地数量比C类多25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

9、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B.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C. 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26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A B C D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4%,但

1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7“两栖”群体产生的原因是A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B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C产业转移的影响 D交通条件的改善28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A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B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C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D拓宽住房保障渠道国际上一般规定1564岁为劳动年龄。图3示意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回答下列问题。29图中劳动年龄人口数达到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 1985年 B. 2015年 C. 2020年 D. 2050年30我国2016

11、年1月1日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该政策未来对我国人口造成的主要影响为A. 改善人口性别比 B. 利于产业结构升级C. 遏制人口老龄化 D. 缓解未来劳动力短缺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0.35%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2300万人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604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3000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196万人31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D自然资源丰富32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A环境承载力为

12、2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C环境承载力为1961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33为有效控制北京市常住人口的过快增长,应当压缩A普通服装工业 B电子芯片工业 C金融服务业 D文化创意产业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图甲和图乙分别为 “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4地形区为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东南丘陵3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B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人口达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