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30766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人教版,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l4页,第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试题自己保存,只上交答题卡。 3.第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第卷试题答案,用中性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1、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

2、合题意的。请选出答案后,将其字母代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1“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材料的中“封建”指的是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他的主张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尊师以教民,治政则无过差矣”3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

3、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帝“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B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C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 D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4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任用贤才 虚心纳谏 合并州县A B C D5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

4、区得到了开发B.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C. 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己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6.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朝代人物事件结果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清朝康熙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清朝邓世昌黄海海战抗击日军,壮烈殉国A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B清朝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动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7习近平总书记说: “中华民族

5、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杨家埠木版年画采用的是雕版印刷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业宋元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 B C D8.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这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马关条约和左宗棠收复新疆 C. 南京条约和戊戌变法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9.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

6、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关于中国近代化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 中国近代化起步经历了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B.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事件都没有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C.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历程D. 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导致中国近代化历程异常艰难 10. 1919年6月以后,王尽美回到诸城老家,指导学生活动,给潍坊地区的五四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四运动标志着A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D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 11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

7、因创办新青年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A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参加井冈山会师12观察右图,它是人民解放军某部在解放战争一次攻坚战中获得的荣誉。这次攻坚战是A辽沈战役 B五井战役C淮海战役 D潍县战役13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一战期间,又进一步发展;一战后,纱厂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A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B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C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D张謇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

8、等教育机构 14宣传画深深打上时代的印记。下列宣传画共同反映了我国A 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B工业化的发展过程C改革开放的历程 D新中国成立的历程 15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A召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 D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6.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

9、沿海城市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7.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不结盟政策 C. 求同存异 D. 多边外交政策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A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B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C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D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19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搭建了文

10、化交流的桥梁C马可波罗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D阿拉伯人创造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符号20.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时间大约是16世纪初,从那时起,“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按照这一观点,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A文艺复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21.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指的是A但丁及神曲 B爱因斯坦及相对论 C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

11、D达尔文及物种起源22. 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初步实现了农业集体化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C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23. 学习历史需要有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的处填上相应的内容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诺曼底登陆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雅尔塔会议召开24. 美国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世界中写道:“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

12、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其中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A区域集团化 B政治多极化 C经济全球化 D技术信息化25. 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下列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对应正确的是A改良蒸汽机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B发电机、电动机问世工业社会的开始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时代”的开启D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信息社会的到来中 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6分, 共50分。26.(16分)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有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等(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二 “丝绸之路”为沿途地区的社会交往提供了通道。盛唐时期的长安,中西文化交融。右图是陕西西安出土的唐骑驼乐舞三彩俑,骆驼昂首挺立,中间一胡人跳舞,其余四人围坐演奏胡乐。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2)据材料二,指出盛唐时期长安社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