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30504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五四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 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 25.82cm B. 25.82dm C. 25.81 D. 25.816cm2.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9.6nm9.6103m9.610-3m B、9.6cm9.6cm10mm96mm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3.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

2、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列火车的车厢 B.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C.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D.关着的车门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5.甲乙两个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2:1倍,甲运动的时间是乙的2倍,则甲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 ( ) A、1:1 B、1:4 C、1:2 D、4:1 6.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

3、较7.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8.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 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9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10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房间的窗户安装

4、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1.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12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BAN32DCO4113.如图1所示,CD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A1 B2 C3 D41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反射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

5、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5“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第卷(共70分)2、 填空题 (共13小题,每空1分,12题作图3分,13题2分,共27分)1. 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两句中的参照物分别是 、 。2. 如图1-1-2所示是某轿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表,由表可知该轿车的行驶速度是 kmh,以此速度匀速行驶180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是 h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

6、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在水中,能听到手机声音,这说明 。4.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相同的力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当增加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听到刻度尺发声的音调 (变高/不变/变低)。道路上设立“禁止鸣笛”标记 飞机旁工作人员戴耳塞 城市高架路旁竖挡板5.如图所示是长笛发声时的波形图,长笛发声是由振动产生的,由图像可知,长笛发出的声音属于 (噪声/乐音),人们一听就能判断是长笛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不同.6.道路两旁植树 上面实例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 。7.如图,夜间行车时,由于车内景物反射的光在挡风玻璃上发生了 而成像于挡风玻璃前,干

7、扰了司机的视线,因此为了不影响司机观察路况,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都是 (竖直/倾斜)安装的.7题图6题图8.如图所示,河水看起来比较浅,是因为光由 进入 时发生折射,折射角 人射角。9.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5,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10.红外线、紫外线在生产、生活中以及军事上都有很重要的应用,试写出图中设备分别应用的是红外线还是紫外线。(1)夜视仪: 。(2)验钞机: 。11.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 现象。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 、 三种色条合成的。12.图13所示,平面镜前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

8、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13.如图14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人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图14三、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 34 分)1. 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 AB段的路程为 cm,如果测得小车由A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2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1_m/s;(2) 实验时测得小车由A到C的时间为3s,计算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3_m/s;(3) 若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选填“

9、大”或“小”)。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放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1)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 。(2)经调整后,如图(a),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这说明了 (4)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0、,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3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时他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2分+3分+3分,共计8分)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

11、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2-4s、4-6s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2) 计算一下4-6s的时间段内,物体运动速度为多少?(3) 计算一下0-6s的时间段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一 选择题AABCD CCBCB ACCDB二 填空题1. 地面 竹排2. 90 23. 水可以传声4. 变低5. 乐音 音色6. 7. 镜面反射 倾斜8. 水 空气 大于9. 55 3510. 红外线 紫外线11. 色散 红绿蓝12. 略13. 略 3 实验题1. (1)40.0 0.2(2)0.4(3) 大2. (1)硬纸板没有竖直放置(硬纸板没有与镜面垂直)(2) 不合理 实验次数太少,使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 OA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4) 不能 为了验证反射光线是否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 (1)等效替代(2)为了确定(找到)像的位置(3)60 不变(4) 像是虚像(5) 玻璃板有厚度,前后两个反射面都成像4 计算题(1)2-4s,物体静止4-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5m/s(3)2.5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