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421040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化学基本概念,第1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考纲定位,1.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 了解溶液的含义、组成;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6.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 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8. 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一、物质的组成,1原子是_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2分子是保持物质_的一种微粒。,化学性质,3离子是_的原子或原

2、子团。,带电,4原子团是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参加,根,基,5元素是_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元素的存在形,式有_。,质子数,化合态、游离态,6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_和一定数目的_的一种,原子。,质子,中子,质子数,中子数,单质,7具有相同_和不同_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8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_。,二、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说明:化合物的分类标准有很多,还可以根据化学键的类 型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依据能否电离分为电解质和 非电解质等。,酸性,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质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_。 (2)化学变

3、化:_。,2物质的性质,化学变化,(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_就表现出来的性 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毒性、活性等)。,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3化学反应的分类,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1)从物种的变化角度分为:化合反应、_、置换反 应和_。 (2)从有无电子转移角度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_,_。,非氧化还原,吸热反应,不可逆反应,(3)从热效应角度分为:放热反应和_。 (4)根据反应程度不同分为:可逆反应和_。 (5)根据有无离子参加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_。,反应,非离子反应,

4、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AB=C,新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单质或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化合物,A=BC,ABC= BAC,ABCD= ADCB,CaOH2O =Ca(OH)2,2Cu(NO3)2 2CuO4NO2 O2,ZnHCl= ZnCl2H2,BaCl2Na2SO4 =BaSO4 2NaCl,五、溶液、浊液和胶体,1分散系,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其 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 即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分散系包括:溶液、浊液和胶体。,2胶体,(1)定义(本质特征):分散质的大小介于 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2

5、)胶体的分类。,按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可分为:液溶胶,如 Fe(OH)3 胶体、 肥皂水;固溶胶,如有色玻璃;气溶胶,如烟、云、雾。 (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胶体的凝聚等。 3溶液,(1)概念。,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即分散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即分散剂)。,(2)分类。,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不能再溶解某,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时,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_,_。,溶质的质

6、量分数:_,_。,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4)溶解度曲线。,如图 111 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根据不,同温度下它们的溶解度值绘制的。,图 111,考点1,物质的组成,1物质的组成 图 112,2离子与基团的区别,3.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区别,16O和18O;12C和14C,判断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主要判断物质的晶 体类型。如金刚石(C)、晶体硅(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 有原子;NaCl、KClO3 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 单质 S、P4 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构成分

7、子,进而构成晶 体的。,【例1】下列有关微粒之间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思路指导:先弄清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同系物与同分异 构体的区别:同位素是一种原子,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单质;同 系物是具有相似结构的同一类物质,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物质。,78 78,解析:C60、C70、C540 是碳元素形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互 为同素异形体,A 选项错误;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是同一 种物质,B 选项错误;202Pt 和198Pt 的质子数都是78,中子数分 别是124 和120,互为同位素,C 选项错误。,答案:D,【变式训练】,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H2O

8、 分子中含有 2 mol H 元素和 1 mol O 元素 B1 个 CO2 分子由 1 个 C 原子和 1 个 O2 分子组成 C2 mol KClO3 中含有 2 mol Cl D35Cl 和 37Cl 是两种不同的 Cl 原子,答案:D,2(双选)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l2 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3NA B46 g 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 C7.8 g Na2O2 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 0.1NA,与足量水反 应时电子转移了 0.1NA D1 mol 氧气含有的原子数是 1 mol 氖气含有的原子数的 两倍 解析

9、:A 中氯元素由0 价变为1 价,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 中氧气、氖气都为宏观物质,不能用物质的量描述。 答案:BC,考点2,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2)常见混合物。 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3)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 漂粉精、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钢铁、 黄铜(含 Zn)、青铜(含 Sn)、铝热剂、黑火药等。,2氧化物的两种分类及相互关系,3酸和盐的分类 二元酸、三元酸、多元酸。 如:H3PO3 (分子结构如图 113)只有

10、 2 个OH 直接与 中心原子成键,最多可电离 2 个 H,故为二元酸。 (2)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 如:H3PO4 是三元酸,其钠盐 有正盐(Na3PO4)、酸式盐(NaH2PO4、 Na2HPO4);碱式盐如 Cu2(OH)2CO3;,复盐如 KAl(SO4)212H2O。,图113,系中不正确的是( )。,【例2】用图 114 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图 114,思路指导:弄清物质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一些特殊 情况,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 为酸性氧化 物,Al2O3 为两性氧化物,Na2O2 为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 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11、如 Mn2O7)。,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Z 包含Y,Y 包含X。纯净物可 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等,符合上述包含关系,A 对;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它可以 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符合上述包含关系,B 对;氧化物从 性质上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包括大 多数金属氧化物,但是有部分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如Al2O3 属于两性氧化物,Mn2O7 属于酸性氧化物,不完全符 合上述包含关系;化合物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离子化 合物一定是电解质,符合上述包含关系,D 对。,答案:C,【变式训练】 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

12、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ClO、HNO3、H2SO4都具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B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 化物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 都是二元酸,答案:A,解析:HCOOH、Cu2(OH)2CO3不属于氧化物,B选项错误;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C选项错误;HCOOH只能电离出1个H,属于一元酸,D选项错误。,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 H2SO4、NaCl、KCl、Na2CO3、 FeCl3、NaOH 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

13、究方案: 方案: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 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铁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 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时少量铜粉分别投入上述溶液中,按照方案的 分类,能够完全溶解铜粉的只有酸(H2SO4)溶液和盐(FeCl3)溶液 B设计方案的同学取某种溶液,往其中加入上述的钾 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Ag,为AgCl,所以加入的溶液中可能含有Ag,B选项正确;Na2CO3,C按照方案的分类,属于碱的有 Na2CO3、NaOH D这两组同学在研究物质时只使用了实验方

14、法、观察法,属于盐类,C 选项错误;这两组同学在研究物质时除了使用了 实验方法、观察法外,还使用了分类的方法,D 选项错误。,答案:B,解析:铜粉不能溶于稀硫酸,A 选项错误;题中钾盐只有 KCl,向溶液中加入 KCl 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考点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1)特征: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本质:是否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3)现象。,物理变化:大小、形状、状态等改变;,化学变化:发光、发热、变色、析出沉淀等。 (4)典型实例。,物理变化: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渗析、 盐析、胶体聚沉、电泳、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

15、化学变化:风化、裂化、硫化、老化、炭化、干馏、脱水、 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 质溶液导电、水泥硬化等。,化学之“化”,风化结晶水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过程。,催化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过程。催化剂本身参与化,学反应,但其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歧化同一物质中同一元素且为同一价态原子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酸化向某物质中加入稀酸使溶液呈酸性的过程。 钝化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使Fe、Al 等金属表面氧化,而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的现象。 水化物质与水作用的过程。,氢化(硬化)液态油在一定条件下与H2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固态脂肪的过程。,皂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过程。,老化橡胶、塑料等制品露置于空气中,因受空气氧化、,日光照射等作用而变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