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21039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本溪市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说明:1.考试前,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正确填涂考生信息;2.第I卷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第II卷为主观题,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和答题纸。第I卷 ( 选择题 共 64分)一、选择题(共32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图1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回答12题。图11.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活跃A. B. C

2、. D.2.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图2图2所示国家为世界重要红茶生产国。据考察发现,M地第一季度生产的茶叶质量最好。读图完成34题。3导致M地第一季度茶叶质量最好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市场C气候 D土壤4推测图中四地中,7月份降水量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图3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3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和图,回答56题。5.贝加尔湖(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6.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3、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图4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78题。图47.图中河流甲的上游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8下列选项中,符合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粮食商品率高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图5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911题。图59. 影响甲、乙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差异 B地形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白昼时间的差异10. 关

4、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 B纬度高,降水多C纬度低,气温高 D海拔高,气温较低11. 关于甲、乙两地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因日照强,而种植业发达 B乙地日照弱,不宜发展林业C甲、乙两地种植业均不发达 D乙地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千米。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图6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图612. 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盆地地形,冷空气易聚集

5、 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受千岛寒流影响大A. B. C. D.13. 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B.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C.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D.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图7中甲地是重要的葡萄产地,该地葡萄品质优良,是秘鲁国酒皮斯科酒的生产原料。近年来,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读图完成1416题。图714.甲地葡萄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A.纬度低 B.降水丰富 C.光照强 D.温差小15.最佳的葡萄酒厂选址是( )A.原料丰富的甲

6、地 B.水质优良的乙地 C.交通便利的丙地D.市场广阔的丁地16.葡萄生产规模扩大受到很多专家反对,反对者的理由最可能是( )A.导致水土流失B.冷藏储存费用高 C.距离市场远 D.加重下游荒漠化图8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饮食文化纷呈异彩。在清稗类钞里,就记述了清末之饮食状况,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1718题。17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共同性特征18“八大菜系

7、”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 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A B C D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8完成1920题。19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AGPS技术 BGIS技术 CRS技术 D数字地球20宁夏枸杞的适宜种植区区别于不适宜、次适宜区的突出区位是() A热量条件B降水条件 C光照条件 D水源条件图9为“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

8、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读图回答2122题。图921.对该县1949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约增加了2倍 B人均耕地面积未发生太大变化C荒漠化面积扩大了约3倍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22. 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图10 为某区域森林分布图。读图回答2324题。23该区域森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 )图10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C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

9、干旱少雨的气候D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24.对这片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 A. 只要加强对砍伐后地区的复种,这片雨林是能保护住的 B. 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C. 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应该禁止该国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 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来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图11为“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图1125山西省发展三条产业链受到限制的因素主要是()A缺少铜矿石 B石油资源不足 C铝土矿缺乏 D水资源不足26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改善了环境质量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使产业结构多元

10、化减轻了当地交通运输负担A B C D夏日的东北平原,如汐似潮的绿色铺向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田里,齐刷刷的稻苗迎风摇曳,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在中国的东北角,清晨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农业现代化的曙光初现!图7为 “我国东北某区域图”。读图完成2728题。27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图12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A B C D 28下列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 ()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

11、地位,扩大耕地面积 B限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养殖业C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农、林、牧、工全面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图13为“我国大兴安岭东西坡积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2930题。图13 29图中10积温最小处出现的高度大约是( )A海拔1100米左右 B海拔800米左右 C海拔600米左右 D海拔200米左右30下列对图中山脉东坡到最高峰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14A随高度的增加降水量先减少后增加 B随高度的增加降水量减少C随高度的增加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 D随高度的增加先变化不大,后降水量明显增加图14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示意图。读图完成313

12、2题。3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接近棉花产地 B接近能源基地C先进的技术水平 D丰富的廉价劳动力32以下不属于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是()A全国对外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 B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C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36分)二、综合题(共 36分)33、(1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材料二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旅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湖。材料三 呼伦贝尔区域示意图(图15)图15(1)根据材料,分析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3分)(2)近年来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