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05790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西省上饶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饶市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

2、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北方草原

3、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剌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也由于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成长、成熟的标击,就农业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往往侧重于对深厚精神苦闷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壮大是农业社会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草

4、原文化景观下的忧患意识,虽然也是在生存困扰下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飞扬,也充满了焦虑、深痛之感,但并不专力于自我精神领域的别有洞天,而是将原始初民时期产生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加以发展,别除了其中包含着的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进而催生个体抗拒灾难和挫折的行为力量。 (摘编自温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精神风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方草原与南方山水虽然空间地理位置不同,但在与人的关系上两者却是一致的。B草原文化精神既体现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又显现着极浓郁的生态观念。C北方草原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因此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独立性的文化。D不同于农业文化,草原

5、文化的忧患意识除了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还催生了行为力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点出草原文化是进取性文化,再从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崇拜英雄的观念、开放性、忧患意识等方面进行论述。B文章举匈奴歌的例子,证明草原文学注重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并将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统一起来。C文中所提的冒顿单于和札木合两个人都是被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以此二人为例主要是论证草原文学具有崇拜英雄的观念。D文章提到了元代西域文人,以此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北方

6、草原不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那么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就不会 有特殊认识。B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缘于其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C草原民族崇拜英雄的观念的形成,与其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 力有关。D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也更主动、 更积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猴精 侯发山侯乡长到任后,推掉一切迎来送往,把所有的材料报表搁置一边,带上秘书小吴到各村调研。当他来到龙湾村后,看到村民们还没脱贫,住的还是茅草房,吃的还是腌萝卜,

7、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村主任老周也早从其他渠道得知侯乡长是个干事的人,忙不失时机地哭穷,说侯乡长,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俺村还是闺女穿她娘的鞋老样子, 你得给想个法子啊。“那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侯乡长笑了笑,看着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换了一下口气说:“大家一起想办法。咱龙湾村一马平川,不能说没有优势。不能老是种传统农作物,可以搞点其他的嘛。”老周说,“侯乡长,村里的老少爷儿们不是没想过办法,关键是妮儿穿她娘的鞋钱(前)紧。”侯乡长敛起笑容,点了点头。老周想了想,斗胆说道,“侯乡长,您看,能不能给俺村弄点资金? ”没等侯乡长说话,小吴插嘴说,“咱乡底子薄,财政上还是赤字,外面塌了不

8、少账,银行对咱们也不感冒,想贷款几乎不可能。”“那、那”老周一脸失望,那样子像是饿得饥肠辘辘的人捡到一个烧饼,仔细一看,原来是画在纸上的。 “常言说,要想富,先修路。老周,咱就先把路修修?”侯乡长眉毛一扬,不动眼珠地盯着老周。老周张了张嘴,嗫嚅道:“侯乡长,村里不有路吗? ”“在耕地上修路,东西一条,南北一条,双向六车道等到路打通再说上项目的事。”侯乡长指了指眼前的麦田,似乎很有信心。 老周看着侯乡长的脸,小心翼翼地说道:“侯乡长,村里一分钱没有,咋个修法儿? ”“侯乡长,乡里也没钱啊,怎么修路?”小吴也紧接着说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担心侯乡长脑子一热不顾一切。侯乡长信心十足地说:“这个不用管

9、,我自有办法。”“侯乡长,将来打算上啥项目?”老周虽然不明白,但心里还是松了口气,他知道侯乡长肯定为龙湾村规划好了,要不然绝不会贸然提出修路。“我还没想好,不过,建工厂或是搞房地产,也不是没有可能你要保密,不能乱说。现在的老百姓,猴精猴精的,不得不防啊。”侯乡长说罢,对老周挤了下眼睛。 侯乡长是个雷厉风行的人,隔了两天就派人到龙湾村规划线路,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苗刚露出头,几道石灰线很是显眼。 这下子,龙湾村热闹了。 村里的老少爷们也不傻,看到耕地被圈了起来,知道政府要修路,忙聚在一起商量。有的说弄大棚,有的说种树,有的说建厂子经过权衡利弊,最后决定种树,种果树。主意一定,于是,不分白天黑夜纷

10、纷行动起来,都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又借贷了一部分,派出几个人去邻县的果树培育基地采购了几货车果树,有核桃,有苹果,有鸭梨随后,开始在自家的田地上挖坑栽树。这些村民们知道,乡里要修路,就得刨树;要刨树,就得给村民补偿!否则,就不同意乡里修路。刚开始,是那些土地即将被占用的村民种果树。后来,那些土地没被占用的村民也种上了果树,因为路一旦修通,接下来就该规划他们的土地了。呵呵,短短半个月,龙湾村的土地上都种上了果树。真应了侯乡长的话,现在老百姓头脑不简单啊。侯乡长得知消息,亲自到龙湾村查看。当他看到一片片果林如雨后春笋般立在龙湾村,一下子惊呆了! 老周不敢看侯乡长,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哼!侯乡长从鼻

11、孔哼了一声,对老周说,“没事的,村民们只是做个样子,要不了多久,这些果树就干枯了到那时再修路吧。”当然,老周还是跟村民贴心,把侯乡长的话复制粘贴给了村民们。村民们不敢怠慢,为了得到更多的补偿精心伺候那些果苗,浇水、施肥、打药,很是精心。 两年乡里一直没提修路的事。 从第三年开始,龙湾村的果树开始开花、挂果了。村民们不敢怠慢,日夜守护,该浇水浇水,该施肥施肥,该打药打药。用老周的话说,比待自己的儿孙还用心。 城里的水果贩子得知消息后,趁着果子没成熟,就来订购了包销合同。等到那些大车小车来拉水果的时候,侯乡长来了。看着一筐筐苹果、鸭梨被装上了车他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被察觉的微笑。“侯乡长,啥时间修路

12、啊?”老周又旧事重提。侯乡长呵呵一笑说,“老周,现在还用再修路吗?把这些果树砍了乡亲们还不把我骂死啊?”说罢,他抓起一个苹果,“咔嚓”啃了一口,津津有味地吃着。“你看,你看,我真是老糊涂了!”老周愣了愣,然后拍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摘自珠风小说,有删节)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老周在与侯乡长谈自己村子资金紧张时两次引到了谚语,这说明老周这个村长为人幽默,文化水平不低。B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从细节描写中也能看出,其实侯乡长修路的决定是老周告诉给村民的。C文章标题“猴精”一语双关,表面上指的是村民的精明,实际上指更精明的是侯乡长,标题耐人寻味。D为村

13、民办实事的领导值得点赞,但有的时候开动脑筋想办法,让村民自己走上致富路的领导更值得点赞。5候乡长修路是假,让大家致富是真。作者在文章中已经作了必要的铺垫,请指出。(6分) 6文章结尾写老周说自己“老糊涂”,并拍打自己的脑袋,有什么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说:“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社会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简单来说,我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不得不说,是好是坏我们仍不确定。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

14、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利。我们别无选择。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存在着问题的趋势,而这些问题必须在现在和将来得到解决。”中科院院士张钹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不一样,它不会举一反三,更不会“知其所以然”。使用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十分小心。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机器通过“黑箱”学习(深度学习)方法取得的智能,由于与人类认知行为存在根本差异,因此也将带来潜在的风险。智能机器不是代替人,而是要协助人做好工作。人和机器各有优势,要互相了解才能实现人机协作,但人还是人机关系的主导者。依照这种思想,才可能将人工智能引向人机合作的发展道路。 (摘自教育家,2017年11月) 材料二(选自“搜狐科

15、技”,2018年3月21日)材料三 虽然人工智能发展很快,人工智能学术进步,一些人工智能拥有深度学习算法,拥有较强的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能力。但是人工智能还不能真正地理解我们所看、所说、所思、所想,就像个弱智。所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瓶颈,如何让机器拥有常识,熟悉我们的思维世界,这将是一项技术难题。现在的硬件技术发展可以说相当迅速,但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没有普遍使用机器人助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软件技术的不成熟,使得机器缺少一个系统性的思维过程去指挥复杂的组织结构。我们知道只要是人设计出来的软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人工智能也不例外。这样会导致黑客的攻击行为,通过使用各种小把戏来欺骗人工智能。而且这种漏洞一旦被居心叵測的人发现,这家伙就会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破坏行动,后釆可想而知。在2017年的网络入侵防护系统机器学习会议上,人们就在讨论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在安全和人类伦理道德范围内,换句话说,就是让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好人”,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关键行业能起到公正的决策,就是如何让人工智能保持美好的一面。 (摘自“云博汇物联网”) 材料四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议,应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纲要,有序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准则。采取“政府主导、专家主体、公众未与、社会协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