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署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400626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署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署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署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署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署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署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署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段考12月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段考高二级政治科(文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时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2. “要想剪除狂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启示我们( ) A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

2、展起促进作用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D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3.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 )老物件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老物件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A B C D4.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

3、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5.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 B.

4、C. D.6.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A B C D7.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

5、辅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B.C.D.8.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9.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

6、济效益 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 B. C. D. 10.人民日报社编写的习近平用典正式出版。梳理习近平用典一书发现,习近平引用最多的是儒家经典名言,其中引用论语11次、礼记6次、孟子4次、荀子3次、尚书二程集等儒学经典著作也被多次引用。从儒学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方法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A B C D11.在互联网平台下,众筹、股权投资等新的文化金融模式正在出现。专门的众筹网站的诞生以及淘宝网等许

7、多网站成立的众筹平台,为文化艺术类的项目提供了新的思路,艺术家、小企业家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展示创意,预先向大众募集资金。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的创新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B C D12.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B.C.D

8、.13.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绝,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良莠难辨A B C D14.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弘扬传统美德需要

9、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 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A. B. C. D. 15中宣部主持编写的重读抗战家书收录了大量珍贵的抗战英烈家书,其中既有写给妻子儿女的,也有写给兄弟姐妹的,更有烈士赴死前的遗书;作者既有高级军官,也有普通士兵,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全民族抗战、保卫家园的历史图。出版该书的目的在于( )A让人感受抗战英烈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 B让人体会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的决心和信心C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传承传统家书文化,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16.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一

10、脉相承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最相契合的是( )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壮丽事业D童史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起食品安全的良心17.曲艺、木偶戏及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在当代也面临演出市场萎缩、观众老化、领军人才和后备力量不足、体现时代风貌和审美特征的剧目为数不多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11、时代价值A B C D18. 共享不只是理想,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推进扶贫脱贫是促进共享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在贫困地区,人们的文化素质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落后,形成所谓的“文化洼地”。面对“文化洼地”我们应该( )改造落后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尊重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多元价值弘扬民族精神、铸造精神支柱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A B C D19.一些地方运用中国民间画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加大了宣传和培育的实效性。可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物质载体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可以消除思想差异凝聚社会共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A B C

12、 D20.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并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的文化价值在于( )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维护国歌尊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B C D21.近年来,W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或扩建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工程,精心打造名家论坛,邀请易中天等一大批名流大家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开阔了文化视野。这说明

13、该市(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广阔舞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A B C D22. 微公益强调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提倡和弘扬微公益( )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和成才的必由之路 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B. C. D. 23.中共中央宣传部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一批“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时代楷模”的事迹厚重感人,影响深远,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这告诉我们( )榜样的力量对人的价值观形成起决定作用先进典型事迹是人们道德素养的核心与标准应从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要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