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92596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统考高二历史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从公元994年起,成都的铁钱监铸钱就停止了,一直到公元1005年,成都没有再铸过钱。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出现钱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白银资源丰富 B铁钱数量充足 C民间发行交子 D战乱后经济萧条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

2、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 )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B C D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

4、迹( ) 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C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D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作者意在强调 ( )A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议会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必然因素B中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用煤,历史悠久,可以进行工业革命C西欧兴起有偶然性,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D煤的利用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脱钩8.“欧洲人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

5、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这导致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这种状况得以改善始于 ( ) A八国联军侵华 B工业革命 C鸦片战争 D新航路开辟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这表明吉卜林 ( ) A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 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C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 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10.“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

6、应当是 (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1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总销售量(万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1840年前6.40.9(14.06%)5.5(85.94%)1894年16.028.23(51.94%)7.7(48.06%)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

7、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 展速度还略高一点。(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安定 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C政府政策支持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1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1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

8、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1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面临这种困难,我国(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作了如下叙述:“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

9、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该叙述( ) A客观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 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反映当时中国深受左倾思潮的影响 D正确体现了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1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学者黄如桐曾评价道:“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消灭剥削阶级、改造人的伟大战略方针,达到了阶级消灭、个人愉快的目的。”该评价是针对( )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D人民公社的开展1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重点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同时调整一些基础工业品的价格。材料表明当时价格改革的主

10、要目的是( ) A深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发挥市场在产品价格调控中的积极作用 C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D改变以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象1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 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

11、、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舒中高二统考历史 第3页(共6页)2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下列中国事件与俄国这一“过渡”性质相类似的是 ( ) A国民大革命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2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 ( ) A以发展生产

12、力为中心 B决定变革生产关系 C思想上拨乱反正 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2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2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 )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