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8824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图1所示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深秋树叶挂上白霜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A图1BCD冬天热水周围出现“白气”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A米(m) B米/秒(m/s) C千克(kg) D千克/米3(kg/m3)3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2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图2ABCD4在图3所示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铅笔好像被折断瓶子在平面镜中成像图3桥在水中形成倒影A B C D墙壁上的手影5小明坐在沿平直铁路高速行驶

2、的列车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铁轨 B. 小明乘坐的列车 C. 从他身边走过的乘客 D. 路边的树木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D市区内要求汽车“禁止鸣笛”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7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作参照物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其他任何物体都可被选作参照物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D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8在听音乐时,要判断是钢琴在演奏还是小提琴在演奏,依据的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3、9下列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A冰雹落到地面熔化成水B湿衣服中的水蒸发变干C洗澡时浴室里的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成小水珠 D衣箱里的樟脑球升华变小 10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D在入射角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反射角随之不断减小11我们通常说“刘翔比你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A. 通过相同的路程,刘翔比你用的时间长B. 通过相同的路程,刘翔比你用的时间短C. 在相同的时间内,刘翔通过的路程比你的短D. 刘翔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小12.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时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当他

4、向平面镜靠近1m后,则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A离镜面1m,像的大小不变 B离镜面1m,像变大C离镜面2m,像的大小不变 D离镜面2m,像变大13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球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已知三个杯子中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甲、h乙和h丙,且h甲h乙h丙。对于甲、乙、丙三个实心球的密度大小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球的密度最大 B乙球的密度最大C丙球的密度最大 D三个球的密度一样大14.对于同种不锈钢制成的饭锅、饭盒、小勺,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做出了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饭锅的质量最大,所以饭锅的密度最大B小

5、勺的体积最小,所以小勺的密度最大 C饭盒的体积比小勺的大,所以饭盒的密度比小勺的小D饭锅、饭盒、小勺体积不同,但它们的密度相同 15.如图4所示,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明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它,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小明图4小红 A物理教材是光源,它发出的光射入了人眼B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小明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D小明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由于光在教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4分,

6、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下列生活中的一些措施,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保存17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位体重正常的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B每节眼保健操的时间长度约为10minC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dm1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B在阳光下能看到红、黄、紫等不同颜色的鲜花,说明阳光是由不同色光组成的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平静

7、的湖面映出青山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9.下列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B将纸屑放到正在发声的喇叭纸盆上,看到纸屑在“跳舞”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20下表列出了不同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及0条件下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密度/kgm-31.292.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速度/ ms-1330316642059602160图50 2 4 6 8 10 12t/ss

8、/m甲车乙车0.40.82.01.21.62.4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通常大于它在同条件下气体中传播的速度21.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5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在t=6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2m处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D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0m/s22如图6所示为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即通过频繁开启闪光灯在同一张照相底片上得到小车运动到不同

9、位置的照片,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间隔时间均为0.1s,且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前轮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根据照片测得各相邻闪光时刻小车前轮与斜面接触点间的实际距离分别为AB=2.4cm,BC=7.3cm,CD=12.2cm,DE=17.2cm。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EABCDA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0.3sB小车从A点运动C点通过的路程为9.7cmC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为1.47m/s三、实验解答题(共42分,23、28、29题各2分,2427、30、31题各6分)A102cm图723如图7所示,物体A长度的测量值是_cm。24

10、如图8甲所示为探究某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8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记录不同时刻待测物质的温度值,并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8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液”、“固”或“固液共存”)。 7060乙丙图8甲时间/min0246810温度/20406080100乙mL5040302010mL5040302010图9甲012345g50g25为鉴别某金属块的材料种类,小明先将该金属块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中,右盘中放砝码,当天平平衡时

11、,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9甲所示,则此金属块质量的测量值为 g。将此金属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9乙所示,通过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密度的测量值是 kg/m3。如果该金属块的材料是下面密度表中几种金属中的一种,那么可以判断出组成该金属块的金属可能是 。金属铜铁铝铅银密度/m-38.91037.91032.710311.310310.510326.小明和小刚组成的探究小组研究在液体中的小木块的运动规律,他们在长约0.5m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某种液体,把小木块放入液体中,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取一些橡皮筋在管上做出等距离(10cm)的记号,如图10甲所示。实验中,小明把

12、玻璃管倒过来并保持竖直,当小木块下端在“0”记号线(图10甲所示最低端橡皮筋位置)时,小刚迅速启动停表开始记录小木块经过每个橡皮筋记号时停表的示数,并把小木块运动的路程s和相应的时间t记录在表格中,如下表所示。图10甲t/ss/cm乙02468105010203040(1)小刚在记录时漏记了一个数据,请你根据小刚的实验记录分析,表格中空白位置的数据应该为_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0乙中画出小木块运动的s-t图像。(3)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像可知,小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 m/s。距离s/m00.10.20.30.4时间t/s02.04.08.0 27.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

13、11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图11NOFEAB激光笔M(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