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6 区域地理(含2014高考真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85809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6 区域地理(含2014高考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6 区域地理(含2014高考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6 区域地理(含2014高考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6 区域地理(含2014高考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6 区域地理(含2014高考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6 区域地理(含2014高考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考点16 区域地理(含2014高考真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6 区域地理1.(2014北京文综T14分)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玻利维亚()A.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B.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C.西南山地垂直带谱复杂D.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玻利维亚的地理位置。(2)玻利维亚的地形、气候分布与人口、城市的布局。【解析】选C。从图中可知,玻利维亚西部与秘鲁、智利相邻,东部和南部与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接壤,属于南美洲的内陆国,因此太平洋沿岸的寒流对其影响较弱。玻利维亚西南部以山地为主,随海拔上升,水热条件发生变化,因此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图中城市主要分布于

2、西南部的山谷地带,东部平原地带气候炎热,不利于人口居住,因此城市稀少。(2014安徽文综T27、288分)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2、3题。2.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3.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我国地形分布、温度带的划分标准。(2)影

3、响温度的因素。【解析】2选B,3选D。第2题,依据积温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六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在34N(秦岭)以南、104E以西,主要是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横断山区。第3题,亚热带在我国分布偏南,说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温度较低,造成温度较低的因素是:西北方向的冬季风势力较强,向南影响的范围较广。(2014江苏地理T25、266分)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双选)()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5.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双选)()A.开发山地,

4、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知道绿洲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能不丰富,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2)理解在干旱地区修建水库的目的和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解析】4选AC,5选CD。第4题,图中绿洲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源缺乏。所以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保障城镇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该区域河流水量较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更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第5题,该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为了防治土地荒漠化,应该退耕还草,不适宜扩大耕地面积;发展节

5、水农业,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适度放牧;在绿洲边缘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基本农田,禁止过度樵采等。(2014四川文综T7、88分)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6、7题。6.图中、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地B.地C.地D.地7.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D.林地耕地草地【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有效获取题中的信息,包括题干信息和图中信息,如等高线、经纬度、图例等。(2)准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3)区域位置的准确确定。【解析】6选C,7选C。第6题,根据题干信息,该区

6、域受西风影响,由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断、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地位于开口向西的伊犁河谷中,但位于河谷的底部,地位于河谷东部的迎风坡,降水量多。第7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深居亚欧内陆,降水少,以荒地为主,在一些降水稍多的山地,分布着一些草地,只在绿洲、河流沿岸分布少量的耕地。 (2014新课标全国卷T3512分)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89题。8.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9.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

7、伦海峡【解析】8选D,9选C。第8题,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国位于南美洲。第9题,甲国位于南美洲的最北端,加勒比海的东侧南岸。由徐州前往该国,需经过巴拿马运河。(2014海南地理T9119分)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1012题。10.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11.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A.可全年航行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12.若北极航线开通

8、,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A.中国巴西B.日本英国C.越南法国D.美国印度【解析】10选D, 11选C,12选B。第10题,结合图中的海陆轮廓可判断出N位于白令海峡附近,临近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第11题,极地附近磁场很强容易使罗盘失灵;北极航线纬度高冬季结冰不能全年通航;受浮冰等因素的影响,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和单位距离能源消耗都较高。第12题,若北极航线开通,会大大缩短日本和英国之间的海上运输距离,受益很大。13.(2014江苏地理T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图1为斑头雁在亚洲地

9、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材料二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图2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平均气温/-7.4-3.91.98.112.415.317.316.612.36.6-0.3-5.76.1降水量/mm1.22.27.019.043.059.288.274.054.420.53.91.2373.8(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3分)(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

10、的时空特点是,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4分)(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4分)(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填写字母)(2分)A.飞越唐古拉山口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C.飞越喜马拉雅山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弄清楚斑头雁孵化、育雏等的时间表。(2)知道斑头雁迁徙路线及停留地的环境。(3)南亚纬度低、海拔低,加上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是成为斑头雁越冬地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和表可知,青海湖附近地区每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

11、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时期,有利于雁卵的孵化和幼雏的生长发育,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于是开始向南迁徙。第(2)题,结合图2可知,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历经3个月的时间,迁徙距离接近1 500 km,中间有多次停留,历时长,距离远,是迁徙过程的突出时空特点,沿途停留地多是青藏高原上的河流、湖泊、沼泽等高原湿地。第(3)题,南亚地区纬度低,海拔相对低,而且北部青藏高原阻挡了北方南下的冷空气,所以冬季气候温暖,成为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恒河河口湿地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湿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4)题,斑头雁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

12、冬地的过程中,要越过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气候条件恶劣,所以飞越喜马拉雅山成为斑头雁迁徙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答案:(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4)C14.(2014浙江文综T362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4)题。(26分)材料一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区域图。材料二荷兰是世界著名

13、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使得填海造陆得来的土地被海水淹没。(1)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2)若图1中P处发生原油泄漏,其扩散的方向是,原因是受影响。对受影响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6分)(3)简析图2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4)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4分)【解析】第(1)题,油气资源的开采条件主要从油气的存储条件(埋藏深度、资源丰富程度等)、海洋水情状况(海水深度、海域封闭状况、

14、风浪大小等)、离市场的距离和运输状况等角度分析。第(2)题,主要考查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既可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又可以扩大污染的范围,即沿洋流流向扩散,图中可以看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海洋污染直接影响海洋生物,进一步影响水产品加工工业。第(3)题,围海造田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荷兰的地形、地势以及海岸线特征等角度进行分析。第(4)题,联系湿地的生态作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海洋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2)向北(或东北)北大西洋暖流(或洋流)海洋渔业(或海洋捕捞)。(3)地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位于莱茵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任答三点)(4)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1)不明确油气资源开采条件的分析角度,导致要点不足,失分严重;(2)区域判读不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