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3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84401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3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3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3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3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3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3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3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知识脉络【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是我国历史在第一次大统一后的首次分裂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民族斗争不断。虽然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但各民族人民接触频繁,在生产生活及反抗各民族统治者剥削压迫的斗争中联系更加密切,也促进了我国境内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为统一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考点突破三国鼎立(识记)重大战役战争背景概况影响官渡之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互相混战,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成为北方势力最大的军事集团200年,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曹操同袁绍大军在官渡大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曹操随后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

2、了北方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时,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江东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刘备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地盘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荆州,企图占领南方,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联军利用火攻以少胜多,在赤壁大败曹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三国鼎立国家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三国鼎立形势图魏220年曹丕洛阳265年蜀221年刘备成都263年吴222年称王(229年称帝)孙权建业263年两晋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理解)两晋的更替西晋266年,魏国权臣司马炎废魏帝自立,改国号为晋,仍以洛阳为都城。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

3、了西晋东晋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于317年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少数民族内迁(1)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2)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3)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淝水之战概况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前秦军队前锋与东晋军队8万人隔淝水对峙。最终东晋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多万前秦军,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

4、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了暂时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丰富的技术经验(2)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壤肥沃(3)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4)一些统治者实行有利于生产的政策表现(1)农业: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2)手工业:纺织技术进步明显,蜀锦全国有名;冶铸业的灌钢法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瓷器在这时已经成为比

5、较普遍的生活用具,制瓷业中青瓷的制造水平高;造船技术进步明显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理解)北魏的建立386年,鲜卑拓跋部的首领拓跋圭建立魏国,历史上叫做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互相影响,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孝文帝目的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人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

6、、养老的风气等。性质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影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认识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持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的改革家启示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相互学习,友好往来,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则必须,【异同比较】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比较背景内容作用相同点商鞅变法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地主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产力的发展,封建地主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掀起变法运动(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

7、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发展,都遭到旧势力的阻挠,都取得成功孝文帝改革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文化,孝文帝进行改革(1)使用汉语(2)穿戴汉服(3)改用汉姓(4)奖励与汉族联姻(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的礼法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精讲精练三国鼎立 【例1】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C司马光

8、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解析】本题考查了诸葛亮的相关史实。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相传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和施“连环计”。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BC都是后人撰写的,不是第一手资料。故选D。【答案】D,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B)两晋和

9、江南地区的开发 【例2】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从侧面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的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生产B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的南移C加剧了南北方的社会矛盾和割据状态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往【解析】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中原人迁移到战争较少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A项是消极影响,B项在南宋才完成经济重心南移,C项为消极影响,故选D。【答案】D,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B)A南方战乱相对较

10、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北魏孝文帝改革 【例3】(2017龙东中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迁都长安官员及家属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改用汉族姓氏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改官制、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以孝治国等。符合题意,不对,排除有的选项,故选C。【答案】C,3.(2017岳阳中考)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

11、”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被入选的有(A)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颁布均田令 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颁布“推恩令”迁都洛阳A. BC. D,实战演练1(2017牡丹江中考)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地理位置,判断图中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C)A蜀、吴、魏B魏、吴、蜀C魏、蜀、吴D吴、魏、蜀2(2017娄底中考)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人口迁移。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规模第一次赶上北方;北宋末年,再一次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浪潮,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断(D)A北方已不适合居住B南方文化水平较先进C唐宋时期统治者组织移民D人口南迁促进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3

12、(2017齐齐哈尔中考)中国是礼仪之邦,提出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的改革是(B)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齐桓公改革 D戊戌变法4(2017邵阳中考)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B)A长安 B洛阳 C应天 D燕京5(2017成都中考)如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C)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鲜卑姓汉姓拓跋元丘穆棱穆步六孤陆6.(2012西宁中考)下列

13、与曹操有关的战役是(B)城濮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马陵之战A B C D7(2017乐山中考)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C)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明清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8(2017襄阳中考)【中国智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春秋时期,我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能为“以德治国”这一理念提供思想来源?请写出一例汉唐时期因重视“德治”而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答:思

14、想家:孔子。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播出掀起了国人学习唐诗宋词的热潮。唐宋时期,哪一制度的实施促进了诗词文学的繁荣? 答:科举制。(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请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学习汉族文明的一项措施。 指出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做出的贡献。答: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或说汉话);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或穿汉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或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或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实行均田制或租调制(或学汉制);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贡献:促进了民族融合(或促进了民族交融;或促进了民族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