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84240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黄陵县2018届高三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高新部)一、选择题 共60分1.“中国智慧自成语境”。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材料体现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A B C D2.中医学以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利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优势,对解决诸多疑难杂症提供了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表明( )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特点 中医学能够展示中华文

2、化的博大精深 A B C D 3.汉字形体优美,表义性强,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某校开展以“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倡议活动。下列选项能支持这一活动的是( )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汉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 B. C. D.4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来自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之所以呈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局面,是因为( )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华各民族在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较小各具特色的民族

3、文化异彩纷呈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历久弥坚的凝聚力A B C D5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这归功于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了芝麻、葡萄、黄瓜、菠菜等蔬菜,还传入了一些烹调方法。由此可见(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各民族文化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有利于推动文化发展A B C D6敬酒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喝了不知道回敬也是不懂人情世故,这种劝酒文化异化了人际情感,毒害着社会风气。在当代中国,劝酒文化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有所收敛,反而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在部分地区越演越烈。这说明(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

4、完全同步文化可以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 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A B C D7我国西部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迷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 B C D8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

5、需求增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 B. C. D.9.“红灯、绿灯、警灯,灯灯为令;弯道、坡道、直道,道道小心”“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10.随着机动车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

6、路怒”现象也逐年增多。2015年媒体频频报道“路怒”现象,汽车文化亟待引导。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行车素养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A B C D11.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苏鲁皖三地为争抢“琅琊”的所有权而大展拳脚,安徽滁州更是将自家琅琊山顶上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你如果反对这种现象,你的理由是()提升地方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促进旅游发展扩大文化的传播,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忽视了自身文化遗产

7、的真正价值,显示文化浮躁心理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争夺地名实质是争抢经济利益A.B.C.D.12.2016年1月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众多指标中,我国理工科人才供应居世界第一。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价值观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要知道怎么使用它,还要知道运用科技的方向是否正确。这表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科技运用的方向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运用科学知识造福社会A.B.C.D.13.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

8、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是一个全球性教育趋势。发展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更能反映社会变迁对于人的素质的新要求。我国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立德树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作用A.B.C.D.14.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央视推出的又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入选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亦有“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透过诗词之美

9、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豪迈”与“飘逸”总是无法包容“陌生”中往往隐含着“熟悉”的韵律“经典”与“流行”两者同出一辙“古典”之美在“现代”文化中流淌着A.B.C.D.15.近年来,某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加快,已形成市级支中心区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格局,基本达到基层服务点资源全覆盖。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A.有利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B.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C.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D.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6.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2015年戛纳电影节售出超过1 000万元人民币的版权,创下中国动画国际

10、销售的最好成绩。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安德鲁梅森认为,“这是一部属于全世界的合家欢电影,谁都看得懂,而且很中国”。这说明()兼收并蓄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不同国家的人民有着共同的审美情趣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既紧密相连又融为一体A.B.C.D.17.“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景致会勾起你对故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乡愁()是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沉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的持久影响A.B.C.D.18.“地名文化”是集体记忆,是

11、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文明脉络。“请问您尊姓大名,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在中国人初次见面惯常俚语中,一句有关人名,两句有关地名。这表明“地名”()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延续性、地域性、一元性特征是一种潜在凝聚力,蕴藏着个人情感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和特定象征A.B.C.D.导学号1492016919.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举行历史性会晤。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关系6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过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的共

12、同体,各兄弟民族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两岸同胞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A.B.C.D.20.首个绿色中国梦公益广告中国梦库布其治沙篇在央视多频道播出后,库布其人绿化沙漠的奋斗精神使人们深受震撼,沙漠变绿洲的中国梦让全社会的正能量再次积聚。这表明()人民群众创造文化,享用文化核心价值凝魂聚气,人人践行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指引方向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A.B.C.D.21.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

13、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村落保护第一人”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冯骥才表示,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这告诉我们()要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传统村落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村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多样性要优先开发传统村落,带动农村产业不断升级转型A.B.C.D.22.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这告诉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

14、展过程中应()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持其特有的建筑风格注重城市气质与其物质载体协调发展优先开发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精神A.B.C.D.23.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其原因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承袭传统文化,把握文化发展规律A.B.C.D.24.“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古城徽州改名“黄山市”近三十年,恢复原名的呼声一直不断,有人坚持“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也有人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