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84131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1、 选择题(60分)1.中国近代史中记载,19131918年期间外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数量变化,分别是:英国出口量9600万降到4900万两,法国出口量由520万两降到150万两,德国出口量由2800万两降到零。这种变化 A. 受到中国政府对德宣战的影响 B. 反映了英法德与中国矛盾尖锐 C. 深刻影响中国民主革命的走势 D. 原因是西方工业品质量的下降2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 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A. 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2、B. 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 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 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3.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钓鱼,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被 禁止捕鸟一样,但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注重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保护 C. 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D.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4.英国先贤们留下了良好的制度传统。长久以来,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

3、机会。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 A. 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 B. 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开启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 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5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现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6.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7.近代国际市场对生丝需求急增,江苏省蚕桑业迅速发展起来。1929年

4、出口生丝价值为7500万美元。不仅产业规模扩大了,而且产业分工更为细化,产生了诸如蚕种制造业、植桑业、饲蚕业、蚕行、丝行、机器缫丝业等10余种新的行业。这表明A西方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B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C中国传统生产模式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结构呈现出不合理性8.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管理思想变化C.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

5、国家经济职能9.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A科学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B启蒙思想源于科学知识进步C宗教改革推动启蒙运动产生 D文艺复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10.学者罗明先等人认为,孔子一直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着,现在要“打倒孔子”,人们就像突然失去了信仰一样,思想上不知该何去何从。也正是因为这种混乱,所以新文化运动很快就结束了,进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时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是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C“打倒孔子”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结束D新文化

6、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1.下表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对该表认识最准确的是A.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B体现了法西斯日耳曼民族优越论C.研究历史视野从孤立分散走向联系整体 D是工业革命在史学上的反映 12.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孙中山

7、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13.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由此表明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教育语体改革 B教育制度改革开始走向基层社会C新文化运动已经深入社会的下层 D胡适陈独秀等大力提倡文学革命14.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范围内一度兴起“俄语热”。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学习英、俄语人数的比例,由现在的一比二调整到一比一,然后再逐步调整到二比一。这一变化反映了 A.教育体制的改变 B国内政局的稳定 C.外交环境的变化 D经济水平的提高15.古代雅典法律是不可随意更改的,若新

8、法有害于民主,有害于城邦,任何公民可依“不法申述权”对新法提案人进行控告。控告成立的话,提案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虑。这表明雅典A民主制度随意性强 B用法律来维护民主C法律至上主权在民 D崇尚法治律法稳定16.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见证了英国13位首相的更迭,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A为了显示公正,拒绝行使手中的权力B是世袭的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C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D是没有实权的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7观察右图,对世界人口的流动解释不正确的是

9、A欧洲移民可能利用的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汽车B世界经济大危机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C工业革命促进了大规模移民D世界人口的移动是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18.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下列对卢梭的称谓表达恰当的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中最激进思想家浪漫主义之父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A.B.C.D.19.“此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竟得最后胜利,可以消灭种种黑暗主义,发展种种光明的主义 可见此次战争的价值,但是四万万同胞,直接加入的,除了在法国的十五万华工,还有甚么人?这不算怪事,此后世界,全是劳工世界啊!” 蔡元培所说的“种种光明的主义”最可能包括A.科学社会主义B.

10、新民主主义C.三民主义D. 重商主义20.英国产业革命史论中说:“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化学工业的创造 ”,除上述三大行业外,还包括纺织机械业煤炭工业交通运输业 石油制造业A.B.C.D.2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分封制A拱卫王室,加强统治B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因素C强化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D形成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22.宋

11、代是中国的大变革时期,下列现象出现在宋代的是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沈括在武经总要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A.B. C. D. 23.古希腊智者学派否认绝对权威,尖锐批判传统,敢于创新,这种思想与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哪家主张相似A“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D“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4.西晋人傅咸曾赞誉古代某一发明,可与文字开始使用有同样意义,“

12、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此发明是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25.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唐代阎立本擅长于画人物, 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绘画题材多样,手法新颖,绘画进入繁荣时代。这一时期的绘画高三期末历史试题 第 1 页(共8页)图1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图2唐阎立本十三帝王图(局部)A标志着“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步成熟B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C注重追求人物的逼真摹写D反映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26美国的法院采取双轨制,即联邦法院与州法同时存在且可不隶属,州法院拥有对非联邦案件的终审权;但当涉及到美利坚合众国宪

13、法的诉讼时,当事人有权将案件一直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这种司法体系突出体现了A.三权分立原则 B.集体负责制 C.联邦制原则 D共和制原则27.19世纪初的美国家庭本身就是主要的经济实体,家庭农场、家庭店铺和家庭工业几乎遍布全美;19世纪中期,主要劳力多数走出家庭到别处赚钱谋生。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商品经的广泛影响 B.农业现代化迅速发展C.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D.工业社会的深入发展28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不是内阁成员,总统与内阁是两个机构,并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些规定表明当时A.法国总统权力受内阁制约 B.法英两国的政体相似C法美两国的政体基本

14、相同 D.法国实行总统制政体29:1871年德意志帝宪法规定,在联邦制框架下,各邦国保留了一些民政自治权。这表明各邦国有权A.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 B.任命本邦联邦议会代表C.拥有独立的陆军与海军舰队 D.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30.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设的一幅宜传画工厂的烟雾苏维埃祖国的呼吸。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A.重视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B.重点发展人民生活必需品C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宗旨 D以大力发展重工业为中心2、 非选择题(40分)31.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他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和制订宪法,被尊为美国国父。阅读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华盛顿就任总统之后,全世界的目光全部聚焦在他一个人的身上。他已经在军事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能否在政治领域再创辉煌呢宪法也遭到了质疑,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