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5383013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读后感孟倩宇读了面向创造性和人性的教育这篇文章给我感受颇深,修正了许多我自己对于教育方法错误的理解,深刻的感觉到作为一位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对于幼儿人格发展是何其的大。例如,我很喜欢给小朋友讲故事。我讲故事也非常注重自己的语音语调,想要用自己的夸张动作和诙谐多变的语调来吸引孩子,殊不知这恰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我没有想到要用故事的本身内容来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消化,而是我直接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将这篇故事呈现给孩子,没有去考虑孩子是否和我的理解是一样或他们被动的接受我传递给他们的感情,他们是否会适应呢?看了我才知道,我的方法是大错特错的,我们往往会低估幼儿的能力,他们其实比我们更具

2、想象力,在他们的世界里可以把它呈现的更加丰富多彩。我同时也在思考为什么我这么急于想要向幼儿表达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呢?第一点,我总是把幼儿置于一个很低的位置,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也都不了解,需要我们的引导。看了才明白,我们需要敬畏儿童,他们是一个特殊的团体,而不能把他们当做小大人的方式来进行培养。第二点,我的教学进度理念太过于急躁,想要幼儿立马就接收到我所传递的信息。这就和我们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有了相似之处,这样方式直接忽略了儿童思考和发觉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我夸张的动作和诙谐多变的语调使得故事形象过于鲜明化,它阻碍了幼儿创造性的冲动,无法表现真实孩子的内心感受。第三点,源于整个社会的教育大背

3、景。在全实践的过程中,主班老师会要求我给幼儿讲故事,这时的主班老师就会有一个对于我外在表现的评价。我也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才会这样卖弄自己的才能,从我内心来讲也是非常乐意去展示我声音特色和故事表现力,以及对幼儿的喜爱。这样说来在社会的教育大背景下,老师也存在一定的“自私性”。就像我们每到一定的年龄段都会有升学考试一样,各科的老师会为了自己的升学率以及优秀率给孩子施加各种各样的压力。这种方式有好也有坏,面对我们多人口的国家,这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拔优秀人才的手段。但同时它的的确确让我们的学生生活的很痛苦,本来学习应该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就像华德福教育一样在游戏中得以学习,可是应试的魔爪已经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积极性消磨光了,可能这也是中国在目前为止没有一位本土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吧。这让我十分羡慕华德福教育下的孩子,他们没有过早的成熟。华德福教育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形式,竭力给予他们一个善、美、真的世界。其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创设一个孩子能创造性游戏的环境,使得这些具有创造力、热衷于游戏的孩子将来会成为最优秀的学者和最全面平衡发展的人。华德福教育非常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和成长环境的自然性。他们的玩具都是未完成的玩具,原材料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