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中国地理分区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82569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中国地理分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中国地理分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中国地理分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中国地理分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中国地理分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中国地理分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中国地理分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中国地理分区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2018湖北四校联考)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B保障城乡用水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提高通航能力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解析:1.B2.C3.C第1题,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地区,且下游地区人口多、城市面积大,缺水严重,故上游地区

2、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第2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3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不会使海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2018安徽四校联考)读我国某农产品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阴影部分)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完成45题。4依赖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是()A菜籽油厂 B棉纺织厂C大米加工厂 D毛纺厂5和乙地所在地区

3、相比,甲地生产该农产品的主要优势是()A地形B技术C市场D光照解析:4.B5.D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黄河下游和西北地区,可推断出该农产品为棉花,依赖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是棉纺织厂。第5题,甲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乙地位于华北平原,乙地的地形、技术条件、市场条件都优于甲地,但甲地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品质。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图示区域()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B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D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7该区域()A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B扩大水稻种

4、植面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C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会加重植被破坏和土地盐碱化D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解析:6.B7.D第6题,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大,A错;小兴安岭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山地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图示区域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生物种类更丰富,B正确;该地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在夏季,降水变率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因受东南风影响,沿海降水多,但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错。第7题,该区域为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不是最大的

5、自然灾害,A错;因是丘陵地形,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会导致植被破坏,加重水土流失,B、C错;该地区能源资源短缺,但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建水电站可缓解能源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D正确。(2018湖北八市一模)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读图,完成89题。8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ABCD9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全国油菜种植区中,

6、花期较迟B由于谷地纬度大致相当,花期基本一致C从湟水上游谷地到下游谷地花期逐渐推迟D湟水谷地油菜花花期为每年的45月解析:8.C9.A第8题,青藏高原地势高而气温低,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热量不足,谷地海拔较低而热量条件较好,利于农业发展;河谷地带由于流水堆积而土层较深厚,利于农业发展。注意此地热量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第9题,油菜花期早晚取决于气温高低,气温高的区域花期较早。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从图中看该地纬度高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海拔高因素,可判断该地气温要低于长江流域,油菜花期较迟,故A项正确。注意湟水谷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油菜应春季播种,夏季开花,故花期不会是45月。读西藏地区部分

7、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1011题。10西藏地区()A河湖稀少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11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A热量更充足 B降水量更大C光照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解析:10.C11.A第10题,据图可知,西藏地区河湖较多;年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河流沿岸;根据河流流向可看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选C。第11题,高原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可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条件。故选A。二、非选择题12(2018济南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拉萨位于宽阔的拉

8、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下图分别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推测拉萨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3)说明拉萨成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应根据图中等高线和河流分布进行分析,回答时从地势和地貌两方面描述。第(2)题,拉萨气温日较差大,原因应主要从海拔、大气逆辐射、地形等方面分析。第(3)题,应主要从海拔对气温的影响、河流对湿度的影响、天气等方面分析。答案:(1)以高原为主,在高原中部、南部分布着宽阔河谷,西北部有高山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气温日较差大

9、。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大。或答河谷地形,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增大了气温日较差。(3)海拔高,夏季凉爽;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13(2018宁夏二市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茶树是我国重要的饮料作物,具有喜温喜湿、怕冷怕涝、耐酸怯碱等特点,多分布在云雾天气多的低山丘陵地区。福建省是我国的茶叶大省,随处可见茶楼、茶馆、茶店等茶文化景观,当地茶叶种类多,质量高,名茶荟萃,有享誉中外的大红袍、铁观

10、音等名茶品种。下图为福建省的地形和降水分布图,下表为某年福建与贵州两省的茶产业比较表。省区福建贵州种植面积/万亩332520产量/万吨32.110.2良种率/%95%77%涉茶综合产值/亿元40086出口量/万吨17.934.15(1)茶文化显著是福建省的地域特色,试阐述其形成原因。(2)福建和贵州同为我国的茶叶大省,但福建的茶树种植面积不及贵州,而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却远大于贵州,试分析原因。(3)早春的低温冻害是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灾害之一。福建茶农观察发现,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4)近年来,随着茶叶需求量不断增大,福建龙岩某山区县计划将当

11、地大片的原生马尾松林地改种成茶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可从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种茶历史、制茶工艺、市场需求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可从两区域在种茶技术、茶树品种、茶产业链构成、对外交通、市场等方面的差异来分析。第(3)题,可从山坡与河谷的热力差异导致的热力环流方面来分析。第(4)题,赞同可从种植条件、经济效益、产业带动、市场、政策等方面来分析;不赞同可从投资大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土壤侵蚀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福建地处亚热带,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靠近海洋,降水丰沛,多云雾天气;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排水条件好;典型土壤为酸性的红壤,土层深厚,适宜茶树种植;当地种

12、茶历史悠久;制茶水平高;名茶种类多;当地居民喜好饮茶,市场需求量大。(2)与贵州相比,福建的科技水平高,种茶技术先进,单产高;种茶历史悠久,茶树的名优品种多;加工水平先进,茶叶的竞争力强;茶产业链完善,产品附加值高;地处沿海,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达,市场广阔等。(3)早春夜晚,坡顶地带的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河谷地带,使河谷地带温度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导致河谷地带气温低,而坡顶地带气温较高,因此,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山坡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4)赞同。当地多低山丘陵,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和地形条件均利于茶树的种植;茶树经济价值比马尾松高,利于提高居民收入;茶叶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政府政策支持等。(或不赞同。砍伐原有植被栽种茶树后,会导致土质疏松,坡地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会造成植被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种植茶树投资较大,短期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