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5)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72040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5)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5)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4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青泥何盘盘,_。蜀道难(2)艰难苦恨繁霜鬓,_。登高(3)谈笑间,_。念奴娇赤壁怀古(4)_,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5)_,善假于物也。劝学(6)道之所存,_。师说(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也。少为诸生,举孝廉。汉安元年,以乔守光禄大夫,使徇察兖州。表奏太山太守李固政为天下第一;陈留太守梁让、济阴太守汜宫、济北相崔瑗等赃罪千万以上。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时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

2、侍等以无功并封,乔上书谏曰:“臣闻古之明君,褒罚必以功过;末世暗主,诛赏各缘其私。今梁氏一门,宦者微孽,并带无功之绂,裂劳臣之土,其为乖滥,胡可胜言!夫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书奏不省。益州刺史种嵩举劾永昌太守刘君世以金蛇遗梁冀,事发觉,以蛇输司农。冀从乔借观之,乔不肯与,冀始为恨。累迁大鸿胪。时冀小女死,令公卿会丧,乔独不往,冀又衔之。建和元年,代胡广为太尉。桓帝将纳梁冀妹,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不听。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乔以宫赃罪明著,遂不肯用,因此日忤于冀。先是李固见废,内外丧气,群臣侧足而立,唯乔正色无所回桡。由是海内叹息,朝野瞻望焉。在位数月,以地震免

3、。宦者唐衡、左悺等因共谮于帝曰:“陛下前当即位,乔与李固抗议言上不堪奉汉宗祀。”帝亦怨之。及清河王蒜事起,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而梁太后素知乔忠,但策免而已。冀愈怒,使人胁乔曰:“早从宜,妻子可得全。”乔不肯。明日冀遣骑至其门,不闻哭者,遂白执系之,死狱中。妻、子归故郡。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论曰: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若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节选自后汉书李杜列传)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帝将纳梁冀妹 纳:娶B又冀属乔举汜宫为尚书 属:嘱托C冀又衔之 衔:恨D岂徒徇名安己而已

4、哉! 安:安定3以下四句话,省略的成分补充不正确的是( )A让即大将军梁冀季父,(梁让)还,拜太子太傅,迁大司农。B冀欲令以厚礼迎之,乔据执旧典,(桓帝)不听。C(你)早从宜,妻子可得全。D(杜乔)与李固俱暴尸于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乔做光禄大夫巡察兖州,处事公正,上表称赞太山太守李固政绩突出,且不惧陈留太守梁让与大将军梁冀有亲属关系,而勇于揭发其收受贿赂的行为。B梁冀子弟五人及中常侍等没有功绩而被封官,杜乔上书顺帝要赏罚分明,并揭发梁氏一门的罪行,得到上级的支持。C宦官唐衡等人共同诬陷杜乔,请求逮捕并治他的罪,但梁太后一向知道杜乔

5、忠诚,没有治他的罪,这使梁冀非常愤怒。D作者以史家的眼光评价杜乔能够舍身取义,启示后人要将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3分)_(2)梁冀遂讽有司劾乔及李固与刘鲔等交通,请逮案罪。(3分)_(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小园黎 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 寒花:菊花。(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3分) (2)这首诗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

6、象特点。(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觉民遗憾地告诉琴说,学堂的游艺会大概不会开了,开放女禁的事也没了。琴好生失望。B、觉慧把琴的信交给觉民,回到家里,正要去见祖父,却听见祖父房里闹成一片。原来他的五叔在外面讨小老婆的事传到老太爷面前,高老太爷大发雷霆。C、“我们家要出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这句话是觉新说的。在觉新的帮助下,觉慧瞒着高家的其他人,告别了觉新、觉民、琴和利群周报的朋友们,乘船去了上海。D、陈姨太不许瑞珏在家分娩。觉新对长辈们还报有期待,想去讲道理。觉民

7、认为“担当不起不孝的罪名”,便没有多说什么。觉慧的态度则是异常坚决,主张不能屈服,应该反抗。E、琴哭得更伤心了,她挣脱了母亲的手。好像在跟谁挣扎似的,她悲声地喃喃说:“我不走那条路。我要做一个人,一个跟男人一样的人。我不走那条路,我要走新的路,我要走新的路。”母亲的话触动了琴对女子命运不公的质疑和愤慨,以至于伤心痛苦。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1)简述高家捉鬼的闹剧。(2)请简述觉慧花园定情的故事。答:第( )题:_(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8、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6分)_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文学虚构的人类学价值(节选)只要提到“虚构”,自然而然,我们就想到“真实”,从古典文学一直到十八世纪,“虚构”作为“欺骗”的意思,总是附属于神学或者认识论的框架内。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学虚构才得到承认并被推崇。德国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

9、瑟尔对此做出了理论贡献,他指出“虚构”不具有本体性的意义,只不过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已。文学虚构既然是语言,就必然具有语义学的意义,同时,它还是审美交流的工具,在我们的生活里以及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只是这些,文学虚构最有价值的还在于它具有人类学的功能,能让我们认清现实获得真实感。伊瑟尔把文学虚构与“现实”和“想象”相提并论,指出这三者是形成千变 “文本世界”对我们的现实世界才有价值和意义,才有真理性和伦理性。文学虚构之所以具有人类学的价值,是它不同于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构,比它们更具有解放和超越的能力。首先,在基督教传统中,“上帝”这个形象是经过多重虚构形成的。现代科学的

10、发展证明了宇宙的浩瀚无边和人类世界的狭小偏窄,然而宗教虚构对人类仍然具有价值和意义。但是,我们要看到宗教虚构的巨大缺陷,它的和谐虚构在很大程度上使人类满足于虚假的幻象。相比之下,文学虚构比宗教更有价值,这是英国作家毛姆深刻地指出过的事实。“每个艺术家都希望有人相信他,但对那些拒不接受他的人也不发火。上帝却没有这样通情达理,他渴求被人信仰,其迫切程度简直会让你觉得他似乎需要你的信仰来证明他的存在似的。”(毛姆)在虚构作品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审美体验,是以神圣感为特征的生命意识的自觉;然而宗教中却含有政治的权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缚人们为主要目的。其次,意识形态的虚构更是一种和谐的虚构,在它的笼罩下,

11、我们往往很难挣脱它的严丝密封的控制,也难以认清它无孔不入的本性。而在文学虚构的世界里,我们会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双重视角来重新体验这个世界。欣赏作品时我们会把主人公的命运和情感移情到自己的身上,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再固守以前的生死观,这样,我们的生活无形中得到改变。“我们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以一种极好的间接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弗兰克克默德)伊瑟尔正确地指出,文学虚构行为的选择、融合和自我揭示能力,使我们看到意识形态的破绽,因而能够不被蒙骗。文学虚构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具有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和属性,不但给困境中的人们以慰藉和希望,而且能够刺破意识形态虚构和宗教虚构的欺骗性和

12、虚幻性。“涉及人类的一切都是创造出来的;只有当人用丰富的想象力打开大门,使人们得以进入已创造的世界后,他们才能懂得,为什么宗教和政治组织如此害怕这种创造过程,并寻找一切借口去限制、控制或铲除它。”(诺思洛普弗莱)弗莱的文学人类学见解是深刻的,人类的自我理解和解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够穿透“假象”的文学虚构实现的。10.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文本世界”经过了文学家的重新虚构,因而就对现实世界产生了价值和意义。B. 宗教虚构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是它能较大程度地使人类满足于虚假的幻象。C. 通过文学虚构获得的真实感,是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世界”。D. 欣赏文学作品往往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也直接地改变了世界。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文学虚构具有语义学的意义,是一种审美交流的工具,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 文学虚构能使人们认识到政治意识形态的破绽,从而能够不被蒙骗。C. 文学虚构的世界,人们既要“置身其中”,又要人们“置身其外”才能重新体验。D. 文学虚构能够穿透“假象”, 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人类实现自我理解和解放。12文学虚构“不同于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构”,具体表现在哪里?(3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