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仿真试题二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71495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仿真试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仿真试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仿真试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仿真试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仿真试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仿真试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仿真试题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仿真试题(二)24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虽然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但两次改革由于自身的本质区别而产生了诸多方面的根本差异。下列判断符合二者的是 ()A变革理念源于人文主义 B奠定了本国的政治基础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根本地变革了生产关系2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在材料中 ()A强调德国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成果 B体现了宪法坚持自由

2、平等的原则C反对德国工人阶级实行暴力革命 D指出代议制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26世界主义者把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共同体,不同的世界主义者所认知的普世价值各不相同,如智者学派的理性、康德的道德和自由、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但是无论他们的理念有多大的差别,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世界主义者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超越国家、民族,至高无上、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则是文明体系的核心理念。下列叙述符合材料中所表明的世界主义者眼中的世界主义的是 ( ) A相对于民族主义的人类精神共同体 B隋唐时期逐步形成的“中华文化圈”C新航路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苏东剧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27以下为美国1

3、9681973年度军费开支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增长)统计表,表中呈现的总增长趋势是因为 ( )年份196819691970197119721973增长率14.70.7-1. 0-3.60.4-3.1A经济危机的发生 B中美关系的改善C“冷战”的缓和 D美国的战略调整2815世纪初,伦敦商人的中等富裕标准是动产300镑左右。但到了16世纪50至70年代间,一个伦敦商人死时留下动产3000以上已经不算什么稀罕事了,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伦敦商人平均拥有7780镑的动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英国 ()A推行早期殖民扩张 舒中高三仿真文综 第5页 (共14页) B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C大力开

4、展圈地运动 D形成“日不落”帝国29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30 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从这一角度看,下列史实不利于“全世界的历史”形成的是()A葡、西两国开辟新航路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轮船飞机等发明使用30美国学者威克特曾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为此罗斯福在其“新政”中 ()A加

5、强美国政府对经济生产的干预 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C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D制定并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31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方面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大烟囱工业”,如钢铁、采矿、纺织等,被称为“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和小型化新兴工业,如电子、核能、宇航、激光等,被称为“朝阳工业”,获得迅猛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 ()A国家加大干预经济力度 B政府推行“混合经济”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新经济”的全面展开32下图中的分别是指美、苏、德、英四国在19131939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苏联经济与

6、其他三国相比所呈现的发展趋势的原因 ()A美英德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B美英德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C苏联推行“斯大林模式” D苏联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33中国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新兴国家争取了更多权力。德国支持并愿意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东欧、中亚等地区将更好地融入全球体系中。从二战后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看,上述现象体现了 ()A发达国家仍是经济全球化主导力量 B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打破了地域限制C经济合作已否定了意识形态的对峙 D区域经济合作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342016年中国科学家研制的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科学家潘建伟表示,起名

7、“墨子”是因为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光是直线传播并作科学解释,为量子通信打下一定基础。现代量子理论认为,“量子纠缠”可成为量子保密系统的基础,因单个光量子在传输信息时测量不准、不可克隆,这构成量子通信安全基石。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了()A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现代科学技术源自古典科学技术C量子理论最早出现并实践于中国 D小孔成像与“墨子号”技术来源相同351963年,美国一首摇滚歌曲被广为传唱:“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长眠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反映了人们对当时西方社会(

8、)A直接的批判 B失望和反叛C理解与宽容 D奋斗和期待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材料二近代早期,德国在教育普及的程度居世界各国之首。1821年设立以技术教育为主的柏林实业学校,各地纷纷设立中等技术教育学校。政府还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还规定18岁以下青少年必须进补习学校学习。德国大力发展工科大学,1898年,德国9所工科大学在校生超过万人。在高等教育方面,教学

9、与科研、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以及倡导学术自由的原则,已成为高等教育办学的普遍模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潮中,德国不仅出现了威廉伦琴、马克斯普朗克等一批科学巨匠,而且还出现了一系列应用性的新技术成果。苯胺染料、电动机制造等从理论到应用,德国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1929年,德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落后于英法两国。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宣布了“国民轿车”的概念:让每人都拥有自己的轿车。在希特勒大力鼓励汽车生产的战略下,大部分汽车企业在纳粹统治经济中追求自主战略,适时调整自己的生产,赢得了战争时期的生存和发展。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谨的工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二是建立公正、客观

10、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既有效协调了本土企业间的竞争,又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还整体提升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力。在德国制造业公司的营业额中,27%以上是来源于创新产品。尖端技术产品的营业额中,7%以上用于研发。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德国制造”随着西门子、奔驰、宝马、阿迪达斯等品牌成了事誉全球的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材料三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一中“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 (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德国制造”形成的因素。参照材料二中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简析材料三中日本经济增长态势出现的原因。(16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11、2分)材料 所谓历史描述,即指对历史事件进行包含所有历史要素的表述。应该满足几方 面的要求:历史事物产生的环境;历史事物构成的因素;历史事物的内部关系;历史事物的沿革状况。其中,正确反映历史事物的内部关系是表述历史事物的主要部分,这种关系表现了事物的客观属性和存在意义。掌握历史描述的要素,结合上述图片内容,运用两幅图片的关系提炼一个信息,并以相关史实加以叙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行文流畅。)历史选做题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普遍种植玉米,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

12、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但是,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19511955年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3850万吨,19611965年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奶类生产也大幅度增加。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材料二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20世纪祖国史(俄罗斯教育部审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赫鲁晓夫推行的“玉米运动”在苏联产生的不良影响。(6分)(2)根据

13、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9分)4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的支持下,赢得了一场对人的战争,而输掉了另一场对中国人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起因本质上完全不同:人公然发动侵略而被挫败;中国人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并获得了胜利。 摘自(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材料二除战争亲历者外,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黑洞。停火的第二年,它就变成了一场没人愿意再去回忆和了解的战争。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中写下的最灿烂的一个乐章。 摘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