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二章第十七课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6983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二章第十七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二章第十七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二章第十七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二章第十七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二章第十七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二章第十七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七上第二章第十七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第十七课时1(2017济南学考)据图可以得出长江()A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B通航里程长,航运价值大C降水丰富,防洪压力巨大D含沙量大,下游形成“地上河”(2017青岛中考)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和表“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完成23题。水文观测数据兰州河口桃花峪利津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9817861 8201 514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3.486.6726.624.82.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增加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B增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C减少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D减少汇

2、入支流少,输沙量少3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的社会经济原因是()A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B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C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D沿岸污染严重,可用水少(2017聊城中考)读长江、黄河干流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4长江、黄河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江的汛期短于黄河 B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C长江的流域面积大于黄河 D两河均属于外流河5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的叙述,合理的是()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C黄河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D黄河下游修建水库,灌溉农田6(2017德州中考)长江、黄河是中华

3、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读图判断下列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B黄河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是湘江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2017烟台中考)每到春季,我国某地常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大口井岸边布满抽水机的“壮观景象”。据此回答78 题。7这种现象是由某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为了避免这种灾害频繁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种植耐旱作物大水漫灌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塘坝A BC D8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华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20

4、17滨州中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读图回答910题。9A地区常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B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也少C夏季风势力弱,降水少D受干燥的冬季风影响,降水少10关于图中两种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箭头代表寒潮路径,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B箭头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春季C寒潮对农业生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D台风会带来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11(2017滨州中考)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研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程序,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过程。探究主题: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探究资料:“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

5、布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年等降水量分布图”(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原因是_,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的阶梯交界处,是因为_。(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主要原因是_。(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流量_(大于或小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4)植被对河流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属于_地区(干湿地区),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5)归纳总结:河流的特点,可以从_、水位、流量、_、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这些河流特点与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

6、(2017淄博模拟)长江上游水能特别丰富的主要原因是()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阶梯,落差大支流少,水流集中流域内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流量大湖泊众多,提供大量水源A B C D2(2017张店二模)关于我国北方甲乙两地主要河流水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区河流结冰期较短B乙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小C甲地区河流有春、夏两次汛期D乙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3(2017高安模拟)2016年10月30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最主要的原因是()A赣江沿岸过度取水B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C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减少D流域内年降水量异常偏少4(2017泉州模拟)读图,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

7、的是()A甲地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处B乙地可以大面积种植甘蔗、苹果等经济作物C丙地的河口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D丁河段水量少,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读我国部分农业生产区图,完成56题。5图中各地,地势最高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6图中各地的大河,含沙量最大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原创)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工作要根据各地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据此完成78题。7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搭配正确的是()A地震西藏自治区B泥石流内蒙古自治区C寒潮四川D干旱西北8下列自然灾害,在我国一般不发生在夏季的是()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泥石流长江水系

8、的水文特征及影响(2017泉州模拟)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_高原,注入_海。(2)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是A_(简称),还跨了_省和浙江省。(3)长江中下游河段有利于航运的水文水系特征有:_。(至少两点)(4)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主要在我国地势第_级阶梯,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_,对下游河段产生的影响有_。参考答案真题精选1B【解析】 图中体现的是长江各河段的通航情况。2B3.A【解析】 第2题,读图可知,从河口到桃花峪河段黄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河段年平均含沙量最大。 第3题,桃花峪到利津河段年平均流量减少,其社会经济原因是

9、此处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偏少;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加上蒸发量大,水量减少明显是自然原因。4A【解析】 长江的汛期比黄河的汛期长;黄河的流量小于长江,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的流域面积比黄河大;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都是外流河。5C【解析】 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道。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树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黄河下游河水含沙量大,修建水库,水库容易被泥沙淤积。6D【解析】 据图可知,是秦岭,是长

10、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黄河处在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在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是赣江。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是三峡,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7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春季农田需要灌溉水源,说明该地春旱严重,大水漫灌会浪费水资源。8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春季农田需要灌溉水源,说明该地春旱严重,华北平原春旱严重。9A【解析】 据图可知,A地区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降水少,形成春旱。10A【解析】 据图可知,箭头代表寒潮路径,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箭头代表台风路径,发生的时间主要在夏秋季节。梅雨天气是

11、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寒潮带来的低温,是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11(1)地势西高东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 (3)小于(4)湿润(5)流向含沙量模拟原创1D2C【解析】 图中甲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乙地是山东的黄河下游地区。东北地区纬度高,结冰期长;乙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受春季气温升高和夏季降水的影响,东北地区河流有春、夏两次汛期;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3D4C【解析】 据图可知,甲地为河套平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

12、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甘蔗属于热带作物,不可能种植在北方地区的乙地。丙地的河口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丁位于黄河的下游,水量较丰富,另外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5A6.B【解析】 第5题,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地是内蒙古高原,是华北平原,是东北平原,四个地形中内蒙古高原最高位于第二级阶梯。第6题,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位于黄河上游水流清澈;地区流经黄土高原,而且河道非常弯曲,含沙量最大;地区位于河流下游,水流平缓,泥沙沉积,含沙量少。7A8.B要题加练(1)青藏东(2)沪 江苏(3)流量大;流速缓;含沙量小;汛期长;河面宽,水位深;无结冰期(4)二对植被的破坏 含沙量增大,河道泥沙淤积,影响船只通航,容易引发洪涝灾害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