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课件 粤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369641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0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课件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课件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课件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课件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课件 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课件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课件 粤教版(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分子,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理解分子的概念; 3.了解分子的特性; 4.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自学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245页完成学习目 1、2、4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5-48页完成学习目标 3、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酒香不怕巷子深,化学反应中,是否分子变了,化学性质也变了?分子是怎样变的呢?,讨论,讨论:,有,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不改变,改变,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

2、变化中,分子的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一、分子,1、基本性质,(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探究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溶液慢慢变红,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A溶液,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与酚酞反应,使无色酚酞变成了红色。,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结论:,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2.分子之间有间隔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分子不同性质不同;,阅读47页知识视窗了解分子的大小:,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不发生改变,只是分子间

3、隔发生改变;物质化学变化时,分子的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基础训练24页,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小结:想一想我们这一节学习哪些知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性;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再见,2.3 第二课时-原子,2个氧化汞 分子,汞原子,氧原子,氧化汞受热分解,结论:,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汞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它们重新组合后

4、构成新的物质,重新组合,2个水分子 (H2O),氧分子 (O2),氢分子 (H2),通电,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例:电解水,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分子变了,化学性质也变了。,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 (H2O),氧分子 (O2),氢分子 (H2),2H2O,2O2,2H2,二、原子,1、基本性质,(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3)原子间有间隔。,我们已经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那么分子、原子有哪些异同点及联系:,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比较,(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 子,原 子,相似点,区别,联系,注意,(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3)分子间有间隔。,(2)原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原子运动加快。,(3)原子间有间隔。,(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性质不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分子分解为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大小、性质都不变。),分子由原子构成,原

6、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也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要大些。但不能笼统认为分子比原子大。,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1、分子大,原子小。,2、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则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3、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要大。,4、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试列举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自然界中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的:如:水H2O,氢气H2,氧气O2,氮N2,氨气NH3,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稀有气体

7、;镁Mg,铁Fe,铜Cu,氦气He,氖气Ne,氩气Ar。,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再见,第三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分子和原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1993年,中国科学院运用(纳米技术)和(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手段,通过操纵硅原子写出“中国”两字.说明了人类已经进人原子的时代。,原子虽小,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质量,而且各种原子的质量是不相同的。请看下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52页表,1,16,12,56,氢原子的质量为,如此小的数值叫我怎么算!,说明: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书写使用不方便,采用

8、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相对原子质量,科学家用另一种办法 来衡量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注意点:,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区别联系,2. 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kg,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mkg,则该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练一练,1.已知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410-27Kg,碳-12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Kg,则氢原子与碳-12原子的原子质量之比是 ;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 。,1:12,1:12,原

9、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实际质量之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跟其实际质量成正比。,请看54页检查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从89页表格中查找,谢谢指导, 再见!,预习原子内部的奥秘,2.3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内部的奥秘,基础训练课前预习,答案:,我们知道: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在分,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那么原子的内部有什么奥秘呢?,为此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的科学探究,1911年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位科学家是汤姆孙和卢瑟福,卢瑟福原子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 原子象一个乒乓球。 原子象一个气球。 原子是一个空心球

10、。 原子,一、原子的构成,2.核电荷数=质子数,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为同“类”原子; 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的原子为同“种”原子。,原子,原 子 核,核外电子,中子,(中性),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看56页检查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不是所有原子都含有中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 】 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3的容器里装 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相当于1.21

11、08 t, 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需要3000万辆载重4t的 卡车来运载。,.,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第四课时 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一、原子结构示意图,氖原子,圆圈表示原子核,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 表示该层电子数;,质子数,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也是最外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作为最外层最多都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为稳定结构(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个电子为稳定结构),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使次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

12、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由此看来: 原子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通过上边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易得到电子,那么原子通过得失电子之后还能保持电中性吗?,不能,原子通过得失电子之后,就带上了电荷,那么这种带电荷的原子叫什么呢?,离子,二、离子的形成,1.离子的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2.让我们观察金属钠跟氯气的反应氯化钠的形成,现象:金属钠在瓶内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NaCl,氯化钠的

13、形成过程,失去1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由此可见: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3.离子的分类,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 子叫做阴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4.离子符号的书写:,注意:离子所带电荷数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电荷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写“”、 “”、号)。,阴离子,如: O2-、S2-、 F- 、Cl-等。,阳离子,如: H+ 、Na+、 Mg2+ 、Al3+等,原 子,分子,结合,结合,聚集构成,物质与构成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物 质,得到或失去 电子,离子,构成,直接聚集构成,原子与离子的比较,阳离子,原子,阴离子,失电子,得电子,失电子,得电子,畅谈收获,2.离子的定义及分类,1.原子结构示意图,3.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4.物质与构成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谢谢指导, 再见!,预习第三章第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