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4-3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5366737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4-3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4-3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4-3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4-3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4-3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4-3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4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4-3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限时规范训练 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1(2013南京模拟)世界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早期阶段(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中世纪阶段(公元500年17世纪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17世纪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读世界和我国古代城市代表性建筑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早期阶段,城市的功能主要有()。军事防御举行祭祀仪式生产功能消费中心ABCD(2)从雅典和罗马的形成看,属于城市发展的_阶段。(3)北京故宫形成于城市发展的_阶段,反映出我国早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_影响最大,受_影响次之。(4)伦敦最早形成于中世纪,其规模迅速扩大是在工业

2、化阶段,反映了此阶段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_。(5)对比上面三幅图可发现,中国古代城市的面积往往比欧洲的城市面积_,而且形状多呈_形。解析第(1)题,早期阶段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城市的功能主要有军事防御、举行祭祀仪式、消费中心,生产功能是在工业革命后才具有的功能。第(2)题,从雅典和罗马的建筑景观图下的时间即可判断城市发展阶段。第(3)题,从北京建筑景观图下的时间可以判断形成阶段,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受政治环境影响最大,在形态结构方面表现尊卑有别、中规中矩的特点,其次受军事影响。第(4)题,工业革命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5)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特点。答案(1)C(2)早期(3)中世纪政

3、治军事(4)工业化(5)大四方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城区人口出现负增长。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4、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提到的城市的“空心”现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及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是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导致其出现的原因可充分挖掘材料一而得出。第(2)、(3)题,材料二中的图甲充分反映出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同一国家不同年份比较,人均GDP上升,则城市化水平提高;不同国家相同年份比较则显示人均GDP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图乙则反映出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城市化水平都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但同一时间,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不同,同一时间段内

5、变化幅度也不同。答案(1)英国美国日本逆城市化现象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2)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3)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极不适应3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近几年,全省撤并了600多个乡镇,乡镇的平均人口由3.1万人增加到4.5万人,镇区面积增加45%。同时,小城镇

6、向中心镇集聚,原来222个省中心镇调减为120个。材料二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如下图所示。“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1)行政区划调整是江苏省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区划调整目的是加大大城市的_和_。村镇的迁移与合并,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村镇分布现状、经济条件和群众的意愿等,本着_的原则。(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_,五条城镇聚合轴是沿_分布的。(3)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_,“3小时都市圈”

7、逐渐形成将积极地推动区域_和_的进一步改善。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城市化及城镇体系规划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信息及教材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一可知行政区划调整的目的是加大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是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从材料二图中看出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3小时都市圈”将积极推动区域综合发展和城镇体系的进一步改善。答案(1)聚集力辐射力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2)地区不均衡性交通干线(3)交通运输条件综合发展城镇体系4(2013连云港模拟)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20分)近年来各地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小区建设只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才能创设出最适宜人居的美好家园。“

8、月牙湖小区”位于济南(地理纬度约36.5N)附近,某房地产开发商对此小区提出了三套规划方案。(1)结合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比较三套方案的优劣:方案优势不足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2)若选择“方案一”,每幢楼楼高18米,为保证每幢房屋都有良好日照,则前后楼楼间距至少应该有_米,若该小区位于北京,楼高不变,则楼间距应_(加大或减小)。解析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光照、风、地形、水文等,尤其以风向、光照影响最为显著。有没有良好的光照,直接影响房屋的居住质量。在考虑光照条件时,要注意与其他建筑的位置关系,不要产生相互影响,北方地区由于太阳高度小,南北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加大。考虑建筑物之间

9、距离时,参考值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答案(1)方案优势不足方案一小区布局比较整齐北向房间光照不好,前后楼楼间距要求较远方案二各朝向房间光照都很好布局略显凌乱,正面迎着季风来向,受风力影响较大方案三各朝向房间光照都很好,通风效果好布局不够整齐(2)约31加大5下图为“某城市略图”,其中城市北面多为盐碱地,西面为丘陵,东面和南面以高产田为主。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20分)(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较合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里的盛行风不可能是_风。河流流向是向_(东北或东南)流动。(2)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属于_式,这种地域形态的优点是_。(3)该城市有三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和

10、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图上信息推断_可能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因是_。(4)该城市道路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这个不合理之处是_,原因是_。(5)该城市计划进一步扩大城区面积,现有向东和向北两个方案,你认为_方案更合理。试列出至少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比较项目向东发展方案向北发展方案占用农田占用高产田多占用土地为盐碱地解析(1)若工业布局合理,从工业分布上可知该地盛行风不可能是偏北风,从水厂布局可知河流流向是向东北流。(2)城市分布成片为集中式布局。(3)C地环境较好,宜布局高新技术工业。(4)过境高速公路不应穿过城区。(5)结合城市分布,理由合理即可。答案(1)偏北东北(2)集中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管理,节省基础设施投资(3)C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求现代化高速交通(4)高速公路穿越城区高速公路以直达为目的,应与城区道路相分离,减少相互干扰,提高运输效率(5)向东比较项目可以从与重工业区的关系、铁路对城市的分隔、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生活用地的组织、原有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如答向北,所列举项目显示有利于向北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