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英语 第三部分各种题型 第1讲 口语复习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340075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中考英语 第三部分各种题型 第1讲 口语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中考英语 第三部分各种题型 第1讲 口语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中考英语 第三部分各种题型 第1讲 口语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中考英语 第三部分各种题型 第1讲 口语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中考英语 第三部分各种题型 第1讲 口语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中考英语 第三部分各种题型 第1讲 口语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考英语 第三部分各种题型 第1讲 口语复习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讲 口语,英语口语测试是中考英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试的考查 目的主要在于促使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技 能。考纲对口语测试的要求如下:,1能够在口语活动中发音清晰,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2能够根据交际内容和需要,使用眼神、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3能够用英语询问简单信息,请求帮助,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4能够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用英语演说话剧、故事等。 5能够在口语表达中适当地自我修正,有效地传递信息。 6能够就简单话题或主题讨论和交流观点与意见。,近几年,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中考口试题型主要有三种: 一、朗读短文并回答问题;二、情景对话;三、看图说话。口

2、 试占 15 分,用时 1012 分钟。,一、朗读短文并回答问题(5 分) 1朗读短文(3 分),朗读的评分标准为:一档:(3 分)能连贯地朗读,语调、节 奏和语音基本正确,朗读充满感情。二档:(2.5 分)朗读能连贯, 语调、节奏和语音有个别错误。三档:(2 分)朗读不流畅,有较 多的语调、节奏和语音错误,但不影响理解。四档:(1.5 分)不 能连贯朗读,语调、节奏和语音错误较多,影响理解。五档: (1 分)只读出文中的一两句简单的句子。六档:(0 分)没有朗读。,朗读短文主要考查考生的流畅程度、语音、语调、意群和 停顿、句子重音、连读和不完全爆破等等。因此,考生在考试 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3、:,(1)朗读流畅。整篇文章读起来要顺畅,语音语调正确不做 作,给考官一个自然大方的感觉,不要在同一地方重复,但必 要时可立刻纠正错误。流畅程度和考生的语音有关,考生只要 能记住 48 个音标的读音和一些拼读知识,就等于掌握了所有英 语单词的读音。此外,还应注意易混淆单词的读音。如 honest,应读成,,而不是读成,。,(2)把握好语调。一般疑问句一般是升调结尾;特殊疑问句 是降调结尾;选择疑问句是前升后降,各并列成分是升调,但 最后一个成分是降调;反意疑问句是前升后降或前降后升,等 等。如:,I can sing , dance , play the piano and play the,

4、trumpet.,(3)注意意群和停顿。句子可按照意思和结构分为若干部 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意群。意群之间可以停顿,而意群内部 不允许停顿,否则句子会被读得支离破碎,意思表达不清晰。 如:,()“Dinner will be ready/in half an hour,”/she said. ()“Dinner/will be ready/in half an hour,”/she said. (4)注意句子重音。通常我们会给句子中表达主要或关键意 思的词加上重音,这些词一般是名词、动词、数词、形容词或 副词。一般情况下,冠词、介词、助动词等不重读,往往会较 轻地弱读出来。,(5)注意连读。在

5、连贯地说话或朗读时,在同一个意群中, 如果相邻的两个词前者以辅音音素结尾,后者以元音音素开头, 就要自然地将辅音与元音相拼,构成一个音节,这就是连读。 连读的音节不重读,只需自然地带过。如“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句中的“look at the picture”是一个意群,look 和 at 可连,读为,。,(6)注意不完全爆破。爆破音是指发音器官在口腔中形成阻 碍,然后气流冲破阻碍而发出的音。这些音是:/p/, /b/, /t/, /d/, /k/和/g/。但在某些情况下,发爆破音时,气流不必冲破阻碍, 而只是发音器官在口腔中形成阻碍,并稍做停顿,即只做好要

6、发出这个爆破音的准备,但不要发出音来,这样的发音过程叫 作“不完全爆破”。不完全爆破的情况如下:,/p/, /b/, /t/, /d/, /k/, /g/这 6 个爆破音中的任何两个,音素相邻时,前者发不完全爆破音,后者则要完全地、彻底地 进行爆破发音。如:,He has a ba(d) col(d) today.,爆破音/p/, /b/, /t/, /d/, /k/, /g/在/, /, /t/, /tr/, /d /,/dr/,/w/的前面时要不完全爆破。如:,Have you rea(d) the book abou(t) tha(t) child?,爆破音/p/, /b/, /t/,

7、/d/, /k/, /g/在/m/, /n/, /l/, /s/的前面时要,不完全爆破。如:,Goo(d) morning, sir.,2回答问题(2 分),要求考生能根据所给短文回答所提问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程度。,(1)首先要看懂问题,然后抓住关键字眼迅速到文章中寻找,答案。,(2)在弄清问句的类型的同时,尽量用简短且准确的表达去 回答问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一般来说,考题的问 句主要包括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意疑问 句等。一般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通常用 Yes 或 No 回答;选择 疑问句须从各选项中选择其中之一来回答;特殊疑问句则需要 根据实际情

8、况作答。,(3)回答时要注意所运用的人称和时态。这里应抓住两个 词:第一个是疑问词,它决定了回答的内容;第二个是助动词, 它决定了答句的时态、语态及单复数等。如“When does Mary come back home?”,第一个词 when 告诉考生答句的内容是关 于“时间”的,第二个词 does 告诉考生答句的谓语动词要用一 般现在时和第三人称单数。,二、情景对话(5 分),情景对话的评分标准是只要达到交际目的就可以给分,因 此考生在做此题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主要步骤有: 1审清题意,关注中文提示部分,明确情景的主题,清楚 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问题出现前利用准备时间将中文提示部分 翻译成英

9、文。,2提出问题时首先要考虑以“when”, “where”, “who”, “why”, “what”, “how”开头的问句,可以参照答语进行提问; 回答问题时信息点要完整,切忌答非所问。,3提问或回答都要关注时态和人称。回答可以使用简短准,确的词或短语,但提问必须是完整的句子。,三、看图说话(5 分),看图说话的评分标准为:一档:(5 分)语音语调正确,包含 所有图片和所有内容并能适当发挥;词汇丰富,语言结构正确, 没有或基本上没有错误。二档:(4 分)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基本 包含图片内容,但内容平淡;语言结构和词汇基本正确,有少 量错误。三档:(3 分)语音语调不够正确,图片内容欠缺;

10、语言 结构较简单,词汇贫乏,错误较多。四档:(2 分)图片描述过于 简单,词汇过少,语言不规范,错误较多。 五档:(1 分)图片 描述偏离题目要求,言而无物,大多数句子词不达意。六档:(0 分)不作答。它着重考查考生按照题目连续说话和清楚表达的能 力。做此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理解画面内容,审清所提供的中英文信息,确定说 话的主题和所用的时态(以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为主);说 话时尽量用到所有的文字信息。,2必须使用提供的人名、地名、时间及关键信息。如果题 目没有规定,则可根据说话内容确定人称和时态,通常这种情 况多用一般现在时。,3 准备过程中一定要动笔打草稿,可以列出 “whe

11、n” , “where”, “who”, “why”, “what”, “how”等关键词(短语), 最好根据所用的时态写出动词短语,注意时态一致。关键句型 也有必要列出,不必太多,两三个足矣。,4说话的内容不宜过多,把握好录音时间,68 句最为,恰当。开头和结尾是关键,尽量做到首尾呼应。,5当只有一幅图画时,注意要先整体再具体,按照从左到 右、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进行描述都可以,千万不要东说一句 西说一句,这样会显得杂乱无章。若有多幅图片时,务必把每 一幅图片的意思都说到,可以先合理地整合一下说话的内容, 做到不重复但又说得全面准确。,6恰当地运用连词(first, next, then, a

12、fter that, finally 等)可 以使话说得流畅连贯,条理清晰。对于口语表达能力强的考生, 建议多选用中考的经典句型提高口头作文的档次;对于英语表 达一向不流利的考生,建议使用简单句、短句,确保句数够、 信息全、无语法错误,最主要是表达流畅,不要结结巴巴。比 如,看到一群女孩子在公园里放风筝,对于前者可以用“There are some girls flying kites in the park.”这样的句子,以提高口语表 达的档次;对于后者可以用“There are some girls in the park.They are flying kites.”表达,来确保信息点全,无语法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