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课件 浙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326177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课件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课件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课件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课件 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课件 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课件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复习课课件 浙教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 复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围绕的旋转运动叫地球 自转;自转方向是。,地轴,自西向东,2、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方向 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方向旋转。,逆时针,顺时针,3、地球的自转周期约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有_ 和_.,24,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4、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线:从黑夜转到白昼的界线。(也叫日出线) 昏线:从白昼转到黑夜的界线。(也叫日落线),晨线,5、太阳的东升西落:日出在东方,日落在 西方;正午在 (北半球)或 (南半球)。,7、昼夜交替的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 和发展有没有好处?为什么?,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

2、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 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 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正南方,正北方,6、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不透明球体。,自西向东绕太阳旋转。公转过程中,地球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和公转轨道面成66.5度角,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的形成,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瞬间,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 同的,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叫。,地方时,2、由于地球的自转,东边的地方时(或 区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或区时)。,早,3、全球划分为时区。每个时区跨 经度15。

3、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 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24,区时,4、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小时。,5、北京的时间是指 ;北京时间是 指 。,6、如何校准宾馆大堂中的钟:,第一步:确定当前的“北京时间”。,第二步:找出个城市所在的时区。,第三步:计算北京与各城市的时区差。,第四步: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原理, 运用时区差计算各城市的区时。,1,地方时,区时,7、算具体时刻,已知一个时区(A)的区时,求另一个时区(B)的区时,1. 计算两地时区差,即为区时差;(同方向相减,不同方向相加)。,2. 区时计算: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法,若B在A的东边则加上时区差;若B在A的西边则减去时区差,减后若出现负

4、数,则晚一天,再用24加上减出的负数即为区时。,1、已知东京时间(东九区)为月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2、当美国纽约(西五区)是10月27日19:15时,东八区的区时是多少?,3、 已知119E的区时是8月27日凌晨1:00,求23E的区时。,练一练,10月28日8:15,23E的区时是8月26日19:00,8、为了消除环球旅行中发生日期混乱,国际上规定, 把东西十二区间的 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称。实际上的日界线是曲折的。,日界线,9、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 ;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 日期要。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 (“相同”或“不同”)

5、。,增加一天,减少一天,相同,10、日界线是地球上一天的开始和结束:侧是新 的一天的起点。,西,180经线,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周期月 为天。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 指向附近。,自西向东,365.2422,北极星,2、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 它的日变化规律是 季节变化规律是同一天正 午的太阳高度还和有关。,太阳高度角,3、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太阳直射点,由小变大再变小;正午时最高, 日出和黄昏时最低。,夏季高冬季低,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杆影的长度为。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 射点向南北两侧杆影。,、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 返移动:夏至日太阳

6、直射 ;冬 至日太阳直射 ;春分日和秋分 日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90,零,递减,增长,南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日期,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赤道,北纬23.5 ,赤道,南纬23.5 ,太阳直射点,时间,昼夜长短变化,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全球昼夜平分,白昼最长,北半球内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全球昼夜平分,白昼最短,北半球内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根据各地获得热量的多少有无太阳 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人们以南、北回 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五 带:、 、 、 。,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

7、,北寒带,、说出A、B、C、D四个节气的名称。,第四节:日历上的科学,1、我国的日历通常由和组成。,公历 农历,2、公历属于,农历属于。 是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制定的; 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制定的。阴阳历结合了 前面两种历法的特点。,阴历,阴阳历,阳历,阳历,3、阳历通常以365日为一年。同时,每400年中 设个366日的年,以便和四季更替的周期相 一致。,97,4、闰年: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世纪年能被400 整除的。闰年多出的一天的日期是月日。,2 29,6、二十四节气是以_划分 的。因此,从历法制定的依据看,我国农历 中的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阴历) 成分,节气来临的日期在 中每年都

8、是固定的。,阳历,公历,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2006年 6 月 小 星期四,丙戌年 初六 五月,芒种:公历6月日 农历五月十一,公历,农历,农历,(阳历),(阴历),(阳历),7、你能讲出这张日历的成分吗?,第五、六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七巧板,1、地球内部的结构是由、 、 等圈层组成。,地壳 地幔,2、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了;位于 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下部呈熔融态的岩石组成了 。,岩石圈,软流层,3、地壳是在不断的变动的。褶皱、断层和高山 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都是地壳变动的证明。此外, 和也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火山 地震,地核,4、火山由、 、 组成。 其喷发物主要有、 、 。,5、火山

9、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6、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 、 , 即为板块交界地带。,火山锥 火山口 岩浆通道,气体 液体 固体喷发物,软流层,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7、火山类型:、 、 。,活火山 死火山 休眠火山,、1915年魏格纳依据两岸大陆轮廓可 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创立了全球构造 理论。,大陆漂移说,大西洋,、板块的碰撞形成了,板块的 张裂形成了和。板块“漂 浮”在上,不断地发生是引 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巨大的山脉和海沟,裂谷 海洋,板块碰撞和张裂,软流层,、地震是指;包括、三部分,、根据板块边界的运动方式和性质差异, 将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海岭、断层):,消亡边界

10、(海沟、造山带):,1、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地带,地壳 极不稳定,因此多和。,太平洋 亚欧,火山 地震,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地中海,1、发生地震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 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的房间和桌子底下。,空旷,小,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说出下列各板块的名称。,第七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1、地球陆地表面主要由、 、 、 和 等地形所构成。,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2、地形变化的原因有作用和作用。,内力 外力,3、地球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趋于崎岖外力作用主要有、 、 等,外力作用削平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流

11、水,风力,冰川,平坦,4、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的地图。,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较密处表示; 等高线较疏处表示;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出的地方为;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 方为;等高线重叠处为。,地形起伏,陡坡,缓坡,山谷,山脊,峭壁,地形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地形类型,地形特点,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海拔200米以下,地表平坦,海拔500米以上,地表平坦,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100米以上,地表起伏大,相对高度不大100米以下,海拔500以下,地面起伏和坡度较缓,四周高山环境,中间低平,6、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夏天每天正午杆影朝向, 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的一天是,杆影最长的一天 是。,

12、北,夏至,冬至,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6月22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 B、 6月22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 C、北半球一般把3、4、5月划分为春季 D、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正午太阳 高度相等 8、对甲地(175E、25S)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东半球 B、甲地位于中纬度地带 C、甲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甲地属于南温带 9、下列哪些地形变化是缓慢进行的( ) A、火山的喷发 B、地震的爆发 C、喜马拉雅山的上升 D、三角洲的淤涨,C,D,CD,10、在板块运动过程中,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 形成了( ) A、东非大裂

13、谷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 D、安第斯山 11、当发生地震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迅速逃离住所,到空旷的地方去 B、利用地震的间歇,赶快跑回家取回贵重的物品 C、在街上行走时,马上躲避在建筑物旁 D、离开屋子时,关闭煤气,切断电源,12、在河流中有许多被磨圆的卵石,这是由于( ) A、风力的作用形成的 B、水流的作用形成的 C、火山的作用形成的 D、人工的作用形成的 13、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 房子,房子四面的窗 户都对着北方。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 B、赤道和0度经线的交叉点 C、南极点 D、赤道和180度经线的交叉点,C,AD,B,C,14、地球的自转周

14、期是_,地球的公转周期是 _。一平年=_日,一闰年=_日。 15、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和冬天相比, 哪个季节更深些? 16、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有哪些?地震带分布在哪些地 方?为什么?,24小时,365.2422天,366天,365天,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回答下列各题:,(1、 图中X、N、O、Y 四点中,海拔最高的是_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_ _ _。 (2、如果图中X、Y为两 个居民点,现在打算在两 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请 你在图上为他们设计一条 线路,并说明,N,根据等高线及其地形分布可知该地区是山地, 其中N地有多条等高线闭合,海拔最高。,“XN Y”,线路最短,可以挖隧道穿越山地。,右图是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的 一种地貌,叫风蚀蘑菇。 (1) 这种地貌是在_(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2) 你还能举出在这种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地形吗? 简要说明这种力影响地形的特点,风力,风蚀城堡、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