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2.6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课件 浙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326167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下册 2.6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2.6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2.6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2.6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七年级科学下册 2.6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课件 浙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下册 2.6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课件 浙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下册 2.6透镜和视觉第三课时课件 浙教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节 透镜和视觉,眼睛人脸上的照相机,1、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眼球,眼球壁,内容物,外膜:,中膜:,内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透光、保护等作用,虹膜:控制瞳孔大小,视网膜:成物像的地方,相当于底片,是双凸透镜,会聚光线,相当于镜头,巩膜:保护作用,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脉络膜:形成暗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折光系统,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兴奋,沿着视神经传入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视觉的形成过程,

2、角膜 =瞳孔 =晶状体(折射) = 视网膜(成像,倒立缩小实像) =感光细胞(接受刺激) =视觉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光线,4.实验:观察虹膜颜色和瞳孔,瞳孔随光线强弱的变化,结论:在强光下,瞳孔缩小,在弱光下,瞳孔放大。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减少进入眼睛光线的量。虹膜的作用是改变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量的大小。,(1) 测试左眼盲点的大致部位:,(2) 测试右眼盲点的大致部位,四、人视觉上的限制,1、近点和远点的测试,2、盲点的测试,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观察2:说出下图的数字和图

3、案,6,鹿,星星,蝴蝶,3、近视,请近视眼同学说说近视眼看物体的特点。,患近视眼的人所看见的影像,看得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4、远视,患远视眼的人所看见的影像,读图,请同学们说说远视眼看物体的特点。,看得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视,正常眼,各种眼成像图,远视,近视和远视比较表,远视矫正,近视矫正,假性近视,真近视,色盲,失去正常人辨别颜色能力的先天性色觉障碍。 红色盲、绿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和全色盲。,观察2:说出下图的数字和图案,6,鹿,五、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三要,一要,二要,三要,二不要,矫正近视眼,近视和远视,1根据图片,填上适当的名称及内容。 (1)人

4、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 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物体在上形成一个 、 的 像。,检查自己,晶状体,视网膜,倒立,缩小,实,2老花眼镜是_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作单位)的倒数乘100,小明拿着爷爷的眼镜,测得其焦距为25cm,小明爷爷眼镜的“度数“为_度.,检查自己,凸透,400,3.眼睛外层的最前部有一个像圆窗户的透明膜叫(1) ,相当于照相机的透明镜头,它让光线进入眼球内,在正常的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我们看到的黑眼珠,叫 。黑眼珠的当中有一个小孔叫 就像照相机的光圈,可随光线的强弱变大或缩小,控制光线进入眼球内。,角膜,虹膜,瞳孔,1、不同人种的眼珠的颜色不同,

5、如白种人是蓝色的,黄种人是黑色的,这颜色来自眼的哪一结构?( ) A 角膜 B 巩膜 C 虹膜 D 脉络膜,2、有人把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球的( ),装入的胶卷相当于( )。 A 角膜 B 脉络膜 C 视网膜 D 晶状体,C,D,C,练一练,3、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视网膜、视网膜,C,练一练,4、下面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比较表,请将适当的内容填入,过大,过小,过短,过长,视网膜后,视网膜前,凸透镜,凹透镜,练一练,5、近视眼的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比正常眼 或晶状体比正常眼 一些,使像成 在视网膜之 ,因此近视眼的人可以佩戴 镜加以矫正。,检查自己,长,凸,前,凹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